字號:

河南省經濟概況

時間:2011-04-01 16:08   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六十年來,河南人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振興河南,加快中原崛起的征程上,經歷了不斷追求、摸索甚至失誤的磨難,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人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民強省為目標,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搶抓發展機遇,銳意創新,開拓進取,成功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省向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和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轉變,創造了河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繁榮與輝煌。

  (一)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2008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8407.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了123.9倍,年均遞增8.5%。每人平均生產總值在人口凈增5744萬人的情況下,仍由1949年的50元增加到2008年的19593元,增長了53倍,年均遞增7.0%。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一系列突破,河南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國民經濟不斷躍上新臺階。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全省GDP總量僅為162.92億元,1991年跨上千億元臺階,2000年GDP突破5000億元,2005年GDP突破1萬億元大關,未來兩三年內有望進一步突破20000億元大關。在全國各省市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居中西部地區首位。30年來全省GDP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長,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準1.4個百分點。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08年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2658.80億元,比1949年增長15.7倍,年均遞增4.8%,其中1979∼2008年均遞增6.0%。特別是“十五”以來,河南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面取消農業稅,不斷加大支援“三農”力度,農業生產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2004∼2008年全省糧食產量連續5年大豐收,連續3年超越5000萬噸臺階,2008年達到5365萬噸的歷史最高水準,是1949年的7.52倍,1978年的2.56倍。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小麥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與此同時,全省油料產量505萬噸,居全國第1位,是1949年的20.8倍;棉花產量66萬噸,居全國第3位,是1949年的10.5倍;肉類總產量542.90萬噸,居全國第3位,是1978年的11.9倍。

  2、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08年,全省工業增加值9546.08億元,比1949年增長2151.7倍,年均遞增13.9%。特別是進入改革開放以後,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加大投入、調整結構、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強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河南工業經濟活力不斷增強,逐步走上了持續快速發展的新軌道。改革開放以來,全部工業增加值以年均13.7%的速度遞增,其中,2001∼2008年均增長15.9%,比1979∼2000年快了2.9個百分點。

  3、城鄉市場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年均12.8%的速度遞增,2008年達到5662.55億元,是1949年的1236.4倍。特別是1978年以後,河南以培育和健全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為總目標,圍繞培育大市場、搞活大流通,走貿易開路,金融活體,基礎配套之路,以鄭州為中心,以中原城市群為主要依託,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建設了一大批水準較高的零售商場、商品批發市場等商業基礎設施,同時加快推進萬村千鄉工程,積極推動“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活動,有效帶動了商品銷售的增長。1978∼2008年,全省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8%,明顯高於1978年前10.0%的水準。城鄉居民正在從百元、千元級消費向萬元、十萬元級消費提升,由原來簡單的數量增長向數量增長、結構調整、品質提高並行演變,由過去的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化。

  4、服務業不斷發展。2008年,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271.06億元,是1949年的451倍,年均增長10.9%。其中,1978∼2008年均增長13.7%。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2008年全省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484.11億元,是1990年的6.8倍,年均增11.2%。旅遊業加快發展。接待海外遊客數量由1979年的僅1萬多人次提升到2008年的104.36萬人次,旅遊創匯由26萬美元增至3.7億美元。2008年,全省接待海內外遊客的總數達到2億人次,居全國第7位;旅遊總收入1592億元,居全國佔第6位,相當於全省GDP的8.6%,較1979年提高8個百分點,河南逐步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大省邁進。金融保險業功能日益完善,2008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45.36億元,比1978年增長23.4倍,年均增長11.1%。

  (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工業化進程加快推進

  1950∼2008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第一產業、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4.8%、12.6%和10.9%,其中,1978∼2008年,三次產業分別增長6.3%、13.9%和13.7%。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演進的階段性特徵更為明顯。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宏觀經濟總量中的比例關係,也由1952年的62.2:22.8:15.0演變為1978年的39.8:42.6:17.6,2008年又進一步演變為14.4:56.9:28.6。工業經濟增長成為近年來全省帶動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力量。60年間,全省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由1949年佔絕對優勢的94.5%下降為2008年的48.8%,第二產業由1.9%上升為26.8%,第三產業由3.6%上升為24.4%。河南經濟結構諸方面的變動態勢符合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趨勢,反映了河南經濟正處於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徵。

  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在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農業產值由1949年89.1%下降到2008年57.0%。同時,糧經比調整為67.2:32.8,經濟作物所佔比重上升了16個百分點。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農村非農產業的崛起,形成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別、覆蓋全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群體,2008年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000余家,對於扭轉全省農業生產長期緩慢發展、農業內部結構過分偏重種植業的結構格局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活躍了整個農村經濟。

  工業內部結構趨於合理。新中國成立以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全省輕重工業發展不均衡,比例失調。1949年,全省輕重工業之比為83.6:16.4。按照全國的產業佈局,到1978年以前河南一直遵循的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工業發展思路,輕重工業呈現重工業發展快於輕工業趨勢。1949∼1978年輕工業平均增長9.1%,而重工業年均增長為20.9%。1978年,全省輕重工業的比例關係為46.0:54.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以後,根據消費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立了“優先發展以消費品為主的輕工業”的發展思路,輕重工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1980∼1990年,全省輕重工業平均增速分別為12.6%和11.8%。1990年以來,河南輕重工業的發展思路由1980年代的輕工業優先轉為重工業帶動,並根據河南的資源優勢和市場的需要加快了基礎產業的建設步伐,國民經濟的“瓶頸”制約有了根本性地改善,同時積極推進輕工業的發展。重工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4.4%上升到2008年的65.4%。

  優勢產業不斷強化。2008年,全省重點培育的食品、有色金屬、化工、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業、紡織服裝等六大優勢產業在全省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提高到了50.2%。有色工業中,氧化鋁、電解鋁、鉬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食品工業中,涌現了雙匯、華英、白象、三全、思念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成為河南第一大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超過廣東,列山東之後居全國第二;裝備製造業中,大型農機、大型水泥設備、煤礦機械、輸變電設備等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汽車及零部件行業中,宇通客車、中原內配、中軸、遠東傳動軸、淅川減震器、新航集團等企業的行業地位進一步提升;化工工業中,煤炭加工轉化能力已經達到1000萬噸,甲醇生產能力和在建規模分別達到180萬噸和125萬噸,均居全國首位。此外,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升級步伐加快,鋼鐵板材、新型幹法水泥、中高檔紙等產品比重大幅提高。高技術產業中,超硬材料、電子資訊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競爭能力,金剛石和超薄電子玻璃等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50%,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業初步形成。全省工業結構正在逐步從能源原材料工業為重心向以一般加工和技術密集加工工業的高加工度化轉變。同時,能源、食品、有色、裝備製造、建材、紡織、醫藥等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呈現出基礎產業、一般加工工業全面推進,產業層次和技術水準逐步提升的格局。

  非公有制經濟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改革開放,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打破了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1978∼2008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6%提高到60.0%。通過鼓勵和支援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河南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關係得以調整和改進。2008年全省民間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1985年的49.1%提高到2008年的73.0%,已成為河南投資的主要推動力量。

  (三)基礎產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提高全省的生產力水準,增強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打下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特別是1978以後,隨著投資體制改革的深入,中央、地方、企業、民間以及利用外資投資格局逐步形成,進一步激發了經濟建設的活力,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從1950年到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了47962.81億元,年均增長23.2%。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固定資產投資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79∼2008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652.53億元,佔60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99.4%,年均遞增22.6%。尤其是2003年以來,隨著中原崛起戰略的強力實施,河南基礎產業、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工農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4.0%,五年累計投資佔改革開放以來的比重達到66.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2%,成為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

  交通運輸綜合能力快速增強。全省公路通車里程由1949年的0.39萬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4.06萬公里,增長了60.6倍。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到2008年底通車里程已達4841公里,躍居全國第1位,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光纜線路長度達到32.38萬公里,初步構成了全省“四縱四橫”的資訊高速公路基本框架。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河南交通運輸已基本形成以鐵路、公路、水路、民用航空組成的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2008年,全省貨物週轉量2969.80億噸公里,是1949年的179.66倍;旅客週轉量1444.29億人公里,是1949年的223.57倍。航空運輸從無到有,現擁有鄭州、洛陽、南陽3個民用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目前已開闢78條國內國際航線,通航城市或地區達48個,是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同時,新一輪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建設已經拉開帷幕,鄭西、石武客運專線已經開工建設,河南在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鄭州集裝箱中心站和國家幹線公路物流港等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鄭州將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

  郵電通訊事業日新月異。郵電通信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推動力量,是基礎設施中增長最快、變化最大的領域,特別是“九五”以來,實現了高起點、高速度、高效益、超常規、大跨度、跳躍式的飛躍發展,已建成覆蓋全省、通達世界,技術先進、業務全面的資訊通信基礎網路。2008年,全省郵電業務總量1124.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49年的43710.3倍,平均每年增長19.9%。其中1979∼2008年平均增長達27.0%。到2008年底,全省百人固定電話擁有量已達15.8部,而1949年這一指標幾乎為零。行動電話、網際網路用戶等高科技業務在1990年代初尚屬空白,到2008年底用戶總數已分別發展到3498.90萬戶和494.40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5.4部。

  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中國成立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科技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積極實施科技興省戰略,科技進步已經成為推動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2000年以來,全省共取得省級獎勵的科技成果2730項,國家級獎勵成果108項,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分別達到4項。小麥新品種“鄭麥9023”、玉米雜交品種“鄭單958”、“超薄浮法玻璃成套技術與關鍵設備在電子玻璃工業化生產開發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多晶硅、特高壓輸變電、纖維乙醇、動物疫病快速檢測等關鍵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2008年,全省年度專利申請量達到18411件,是1985年我國開始實施專利制度時的62.84倍;專利授權量9133件,為1985年的4566.5倍。

  河南經濟外向度不斷提高,多元要素支撐體系不斷健全。新中國成立以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河南只有少量對外貿易,基本處於閉關自守的落後狀態。改革開放以後,河南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加入WTO以及國內外產業資本加速轉移的新形勢,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2008年,全省進出口總額175.28億美元,其中出口107.14億美元,比1957年分別增長1262.8倍和771.4倍,年均增長15.0%和13.9%;1978∼2008年均分別增長18.1%和16.8%。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例由1957年0.6%提高到1978年的1.2%,2008年的6.7%。利用外資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特別是“十五”以後不斷取得新突破。1985年以來,全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7.7億美元,年均增長33.1%。2004∼2008年累計利用省外資金達到110.4億美元,年均增長46.6%。企業直接融資步伐加快。截至2008年末,河南上市公司已達到61家,在中部六省居第二位。

  (四)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經濟運作態勢趨穩。從1952年全省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到現在,河南經濟增長波動大致經歷了8個完整週期。其中又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52年到改革開放前,共經歷了4次週期性波動:第一次,1952∼1956年;第二次,1957∼1961年;第三次,1962∼1968年;第四次,1969∼1976年。這4次經濟週期波動增長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峰谷落差分別為5.7、50.2、41.9和18.1個百分點。這一階段全省經濟運作呈現週期較短、大起大落、受政治因素影響明顯的態勢。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後到1990年,共經歷了3次週期性波動:第一次,1977∼1982年;第二次,1983∼1986年;第三次,1987∼1990年。這3次週期波動經濟增長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峰谷落差分別為11.1、19.2和10.6個百分點,這一階段全省經濟波動的幅度與上一階段相比雖然明顯縮小,但仍然呈現波動頻繁、起伏較大的態勢。第三階段是1991年以來,這一階段經濟的週期性波動僅有2次:第一次,1991∼1999年;第二次是2000年∼2008年(2008年開始進入本輪週期的收縮階段)。第一次波動週期持續9年時間,而經濟增長率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峰谷落差已經縮小到8.9個百分點。2000年全省經濟進入了新一輪波動週期並持續至今。在經過2000∼2002三年的調整期後,2003∼∼2007年全省處於持續上升階段,2008年受宏觀調控和國際金融危機雙重影響,但增速仍達到12.1%。經濟週期出現平滑化、微波化趨勢,“山高谷深”、“樹高影長”的傳統經濟波動現象得以克服,河南經濟增長的抗衰減能力不斷增強。

  工業企業盈利水準明顯提高,地方財力顯著增強。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利稅分別達到2179.10億元和3458.82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224倍和149倍,年均增速分別為19.8%和18.2%。尤其是2004年以來,實現利潤增速明顯加快,年均增速達到52.4%,利潤總量相繼超過天津、福建、河北、黑龍江、上海、浙江,躍居全國第4位。2008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008.9億元,為1950年的369.6倍,1978年29.9倍。年均增速分別為10.7%和12.0%,分別高於同時期GDP年均增速2.3個和0.8個百分點,尤其是近5年來,地方財政收入連續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長。

  節能降耗取得積極進展。近年來,河南上下把節能降耗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奮鬥目標,實行節能減排目標問責制,堅持“一票否決”制。到2008年,全省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398萬千瓦,淘汰落後水泥產能近6000萬噸,關閉小鋼鐵企業280家,淘汰了21座200m3以下小高爐和3座20噸轉爐。鋁工業在全國率先淘汰鋁電解自焙槽,率先淘汰160KA以下預焙槽,率先實現280KA、320KA和350KA大型鋁電解槽工業化生產。2008年全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為1.219噸標準煤,居全國第13位。彈性系數逐年下降,2008年為0.44,相當於2000年的57.1%。目前,全省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只需能源消費增長0.4個百分點支撐。反映出全省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河南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費的依賴作用正逐步減緩。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工業三廢排放增量逐步減少,污染排放出現下降,重點流域水污染得到改善,城市空氣品質逐步好轉。2007年,全省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排3.76%和3.7%,首次實現“雙下降”。2008年,全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2007年又下降6.2%和7.17%,污染減排比例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83.8%,污水集中處理率68.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69.5%。2008年,全省可比的45個地表水環境責任目標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比2001年降低71.6%,斷面氨氮濃度比2002年降低54.4%,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平均達標率達到100%,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標率達到89.3%。全省現有森林面積270.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6.2%,比1979年提高個3.1百分點。至2008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35處,面積75.5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4.5%。

  (五)人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準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舊社會,由於“水旱蝗湯”四大災害的影響,全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加上新中國成立前夕惡性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每況愈下。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統籌安排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在發展生產和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作為發展經濟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採取提高工資、恢復獎勵制度、增加各種津貼、農副產品價格放開等措施,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使居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收入來源日益趨向多元化。尤其是近年來開始實施的民生工程,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08年,全省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3231.11元,扣除價格因素後,比1949年增長18倍,平均每年遞增5.1%,其中1998∼2008年均實際增長9.6%,在全國的位次由1986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6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454.24元,扣除價格因素後,比1949年增長29.2倍,年均遞增5.9%,其中1998∼2008年均增長6.6%,在全國的位次由1982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7位。與此同時,居民消費水準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由1957年的58.2%下降到1980年的57.5%,2008年的34.8%。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也由1957年的65.6%下降到1980年的57.9%,2008年的38.3%。目前,城鎮居民彩電、冰箱、洗衣機、電話等已基本普及,商品住宅、汽車等高檔消費品正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農村居民擁有的摩托車、彩電、電冰箱、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居住條件明顯改善。1949年,全省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僅4.50平方米,2008年改善到31.91平方米。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也從1981年9.8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1.69平方米。特別是近幾年伴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民世代居住的簡陋、矮小的泥磚房和茅草屋正逐步被規劃整齊的磚瓦房和樓房所取代,過去所夢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如今正在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財政實力的快速增強,河南城鄉居民開始享受到更多的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的實惠。包含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在內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覆蓋面正在不斷擴大。全省還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集養老、醫療、教育、住房、司法、文化等專項救助於一體,以社會幫扶、慈善救濟為補充,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使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分享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城市低保人數由1996年的2886人增加到2008年底的141.04萬人,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2008年底農村低保對象達257.08萬人,城鎮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48.57萬人、674.71萬人、840.88萬人、501.20萬人、313.30萬人,社會福利制度由補缺型逐步向適度普惠型轉變。基本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公費醫療和商業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障體系。從2003年起,開展了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農民自願參加籌資、以大病補助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2008年底農民參合率達91.8%,提前3年實現了農村人口全覆蓋,3665.70萬人次從中受益,農民群眾“小病拖、大病扛”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明顯緩解。

  (六)城市體系迅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

  新中國成立之初,河南城鎮人口只佔總人口的6.4%。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十分重視城鎮化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引領作用,堅持把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略,尤其是1990年代以後,通過“十八羅漢”鬧中原,加快中原城市群發展、加快鄭汴融城步伐等戰略舉措,河南城鎮化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軌道。2008年,全省18個地級市市區土地面積達到14018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8910平方公里,年均增長6.1%。建成區面積2008年達1386.5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883.5平方公里,年均增長6.2%。2008年,全省城鎮化率達36.0%,比1949提高了近30個百分點。其中,1949∼1978年平均每年提高0.25個百分點;1979∼1994年,平均每年提高0.19個百分點;1995∼2000年平均每年提高1.25個百分點;2001∼2008年,平均每年1.6個百分點。目前市區非農業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有鄭州、洛陽兩個城市,50-100萬人口的大城市有商丘、平頂山、新鄉、安陽、焦作、開封、和南陽7個城市,20-50萬的中等城市有漯河、信陽、濮陽、許昌、鶴壁、駐馬店、週口和三門峽8個城市。

  中原城市群地位更為突出。中原城市群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共9個省轄(管)市,下轄14個縣級市,34個縣,土地面積5.87萬平方公里,人口3991萬。中原城市群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基礎較好,自然資源優越,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各中心城市經濟特色鮮明,是實現中原崛起的主導力量。2003∼2008年,中原城市群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8%,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1.6個百分點;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達到57.4%,較2003年提高2.3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佔全省的比重不斷提高。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全省的比重分別達到58.2%、62.6%、57.3%、78.7%,所佔比重分別較2003年提高了1.6個、1.3個、1.4個、14.7個百分點,中原城市群的集聚效應不斷顯現。

  (七)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的態勢初步形成

  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新中國成立前,河南教育事業基礎很差,全省文盲率高達80%以上,學齡兒童入學率僅20%。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興辦了一大批學校。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進一步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同時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對教育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教育事業在改革中得到發展,已經形成一個擁有5.81萬所各級各類學校,2744.41萬名在校生和125.77萬名教職工,教育人口占全省總人口29.1%的大教育格局。全省已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省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全面實現。2008年,全省普通中學在校生691.46萬人,是1949年的169.48倍。職業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2008年,全省有各類中等職業學校584所,在校生72.76萬人,分別是1980年的584倍和3638倍,佔高中階段在校生的比例由1980年的0.04‰提高到2008年的9.5%。高等教育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2008年,全省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125.02萬人,較1978年增長44.8倍。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一批大學新校區建成投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0.5%,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跨越。人口文化素質顯著上升,全省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達到385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達到1044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達到43250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7年。

  各項衛生事業全面推進。醫療條件大幅改善,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增強,覆蓋全省的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救治和緊急救援指揮體系已經形成。2008年全省衛生技術人員30.99萬人,是1949年的442.7倍;全省床位總數26.83萬張,居全國第1位,是1949年的298倍;每萬人擁有的床位數、醫師數分別達到27.1張和12人,分別是1950年的116倍和257倍。婦幼保健水準大大提高,與1978年相比,全省孕產婦死亡率由74.85/10萬降到21.02/10萬人,嬰兒死亡率由47.3‰降到7.0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48.9‰降到9.47‰,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由於醫療衛生條件的顯著改善,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也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0歲左右提到高目前72.82歲。

  文化產業蓬勃繁榮。2008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488.98億元,佔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從業人員127.92萬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2.2%,全省現有52家“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30個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村和50個文化產業知名品牌。已開始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7.06%和97.1%,比1978年提高15.06個和62.1個百分點。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初步形成了縣(市)圖書館、群藝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文化室)等多層次的基礎文化設施網路體系,王公莊畫虎村在全國已形成較大影響。新中國成立後,以常香玉、張新芳、申鳳梅等為代表的戲曲大師,把河南深厚的戲劇傳統發揚廣大,唱響全國。《花木蘭》、《朝陽溝》、《小兒黑結婚》、《穆桂英挂帥》等經典劇目更是家喻戶曉,深受群眾喜愛。近年來,依託文化資源優勢,實施“河南文化精品工程”,成功推出了50集文化專題片《文化河南——中原列傳》、《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精心打造了一批舞臺劇目品牌、報刊品牌、影視節目品牌等具有河南特色、在全國有影響的知名文化品牌。新創豫劇《程嬰救孤》、《村官李天成》、舞劇《風中少林》等劇目獲國家級獎勵。河南是炎黃民族根之所在,中原人文精神積澱深厚,歷史名人薈萃,燦若繁星。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更涌現出“文學豫軍”以及焦裕祿、史來賀、常香玉、任長霞、王百姓、謝延信等英雄模範人物,體現出勤勞淳厚、自強不息、堅忍不拔、昂揚向上、開拓進取、不甘人後的品格,是新時期中原人文精神的傑出代表。

  體育事業不斷進步。2004年第五次體育場地普查全省共有各類體育場地37204個,是改革開放初期全省體育場地的6.7倍,年均增長1000多個。改革開放以來,全省運動員共奪取15個世界冠軍、191個亞洲冠軍和989個全國冠軍。

編輯:吳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