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是一所包括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管、醫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坐落于天府之國,芙蓉之都的錦繡成都,與聞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鄰。學校前身為西南民族學院,創建於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是在周恩來、鄧小平、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關懷下,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學校佔地面積2800余畝,分為老校區、新校區、太平園校區三個校區和阿壩州紅原縣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高科技研發基地,校舍建築面積85萬餘平方米。
學校有56個民族的在校學生2萬餘人,有教職員工1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副高以上職稱500余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近200人。有46人先後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有18人為國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34人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聘請國內外客座教授百餘人。
學校下設21個教學單位;有本科專業65個,碩士點42個,專業學位5個,博士點2個;現有1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10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培育)學科,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本科特色專業,5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含1個國民委與教育部共建實驗室)。目前,學校館藏圖書資料近300萬冊,教學科研實驗設備總值2.2億元;建立了較完善的校園電腦網路系統;辦學基礎設施和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均達到教育部本科教學水準評估指標A級標準。學校始終遵循“加強基礎、拓寬口徑、提高能力、辦出特色”的原則,堅持不懈地推進以學分制改革為龍頭的各項教學改革,切實加強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品質,不斷提高辦學水準。近年來,學校在教學資訊化、數字化、網路化以及遠端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時代特徵的人才培養體系及現代高等教育教學運作機制。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擁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開發研究所等46家校級研究機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藏學文獻中心和彝學文獻中心。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級課題60項,省(部)級課題339項,發表學術論文70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及教材500余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20余項次。特別是在新材料研製、畜牧獸醫理論與技術、古典文學、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資訊處理(彝、藏、傣)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著較大的影響。出版的學術刊物主要有向國內外發行的《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和內刊《彝學研究》、《藏學研究》等。
學校建立50多年來,培養出各類人才12萬餘人。在他們中間,涌現出新中國第一個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現出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藏族將軍,涌現出不少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和大批各級領導幹部,更多的畢業生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幹,為民族地區的解放、政權建設、邊疆鞏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校是四川省對外開放的重點單位,迄今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來校進行學術交流活動或參觀訪問。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伯明翰大學、紐西蘭懷卡託大學、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等20多家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與交流關係。
學校是多民族統一的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的縮影。各民族師生員工平等團結,互相尊重,共同進步,各民族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得到充分尊重。
近年來,學校各項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2003年9月,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中獲優秀;2003年6月新校區建成,並獲得建設部“2004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05年,成為國家民委與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共建院校。西南民族大學的辦學實踐為我國民族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
“十一五”期間,學校將繼續堅持“二為”辦學宗旨,弘揚“和合偕習、自信自強”的民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深化改革,鑄造品牌,堅持走內涵發展為主、教學科研並重的辦學之路,推進“一體兩翼”格局建設,促進學校和諧發展,推動學校從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到2010年及以後一段時間,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現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