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臺農業合作高峰論壇現場 (攝影:邵磌)
台灣網8月31日南昌消息 借著07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和南昌金秋經貿月活動的東風,首屆“中國南昌臺灣周”昌臺農業合作高峰論壇昨天下午在南昌召開。南昌市委農工部部長王肇贛,臺灣環保文教基金會主任龍沙平,臺灣屏東縣農會總幹事顧問張意將等出席了此次論壇。臺灣嘉賓圍繞“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主題交流了看法。
臺灣屏東縣農會總幹事顧問張意將開門見山地說到,兩地要想更好、更有效地合作,必須清楚地了解各自的優缺點。他說,經過他們的考察,南昌及其周邊地區的土壤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非常適合種植中草藥,應走向有機中藥種植,這是南昌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優勢所在。臺灣現在農產品競爭大,市場極度壓縮,環境也過度污染。而南昌的農業在政策上和前瞻性上都有些滯後,自主農業品牌的樹立也不完善,還需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和外銷的手段。
臺灣環保文教基金會主任龍沙平在會上談到,目前兩岸農業交流雖然有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但還是往良性正面的方向發展。臺灣的農業技術及管理技術領先大陸,大陸的種原保存量上則佔優勢,兩岸在農業交流應考慮共同發展珍貴種原。
在談到江西農業投資環境時龍沙平表示,江西在大陸氣候中不論降水量、氣溫都是最為適中的,一年四季分明,少有其他自然災害。同時,也有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及貫穿南北的贛江,水資源很豐富。臺商可充分利用江西豐富的原材料、低廉的土地、充沛的勞動力和龐大的內需市場。 會後,張意將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表示,贛臺兩地應加強農業生物科技方面的合作,今後兩岸農業合作的前景巨大,島內農業業者期盼早日實現雙贏。(邵磌)

臺灣環保文教基金會主任、臺灣大學教授龍沙平 (攝影:邵磌)

原臺北市市長農業顧問張意將(攝影:邵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