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通,各顯神通

時間:2008-12-12 17:09   來源:海西物流

訪香港物流商會常務副主席葉海京

7fe24a2bab00079a5445c2287594e392.jpg

香港物流商會常務副主席葉海京是一位優秀的青年企業家,同時還熱心於推動香港與中國內地物流業的區域合作及現代物流的發展。本次,作為首屆(2008)海西物流論壇的嘉賓,葉海京更是為論壇帶來了一份禮物: 剖析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物流企業如何面對挑戰與機遇。

  目前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

  葉海京介紹,臺灣從六、七十年代開始發展國際海運、空運、貨代業務,至今已非常成熟。香港最初則是由臺灣的創業者到來並開辦了一些貨代公司,其後物流的發展與臺灣基本相似;直至80年代以後將加工部分轉移到珠三角地區,最終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佔GDP90%以上)的經濟體系。

  那麼,目前臺灣與香港物流業的發展形勢又是如何的呢?

  從亂到變這是臺灣物流教父蘇隆德對臺灣物流業的形容,葉海京對此非常認同。而對香港物流業,葉海京卻用來形容。為此,他解釋說:“這個‘憂’不是憂愁,而是擔憂。如果是憂愁的話,那只能說明已經無法繼續做下去了。而正是因為擔憂,才會去改變,才會更加進步,從而更快發展。”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擔憂”, 葉海京還特別舉例:我們運一個集裝箱到美國,所獲的利潤還不到100美元。但是我們的一些客戶卻要求我們給予他半年的放賬期!那這個業務我們還怎麼做?!

  而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對於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葉海京首先提到了人民幣的升值。目前,人民幣升值幅度已突破20%,今年每個月的升值幅度已接近1%。“人民幣升值使得我們以出口為主的業務形式,受到非常大的挑戰。”葉海京說。與此同時,原油價格的急劇上漲對物流業的影響,無論是空運海運還是陸運,都是顯而易見的,葉海京稱之為“直接的致命傷”。

  “內地物流企業也面臨著這同樣的問題。”葉海京說。內地物流企業受益於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享有著龐大的商機;同時,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面臨的國際市場競爭及挑戰也日益增加,包括供應鏈全球化、產品週期縮短、存貨降低等等——臺灣和香港在這些方面正好可以提供借鑒和支援。

  就目前物流業界的發展勢態,葉海京認為還是應該從物流企業本身進行審視: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和資金利用率,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專注。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所擁有的最好的核心業務,並且對這一核心業務進行專業化創新。他說,企業專注于核心競爭力的時候,就應該將物流業務流程進行外包,把物流的運作情況交給專業的第三方公司來操作。

  兩岸三通的挑戰與機遇

  面對內地整體的政策環境,以及當前兩岸三通的形勢,葉海京秉承一貫的主張:“做物流的從業者,涉及到物流的人事,如果沒有協作的理念,那絕對不是在做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協同合作,其實就是區域性發展。比如香港,什麼資源都沒有,但空運、海運、貿易卻那麼好,我們就是針對區域性的發展思路來做的。”

  葉海京尤其提到不應忽略澳門在兩岸三通中的作用。他認為,兩岸四地各有發展、競爭優勢,在兩岸三通中都將發揮作用,各顯神通。對於競爭,葉海京說:“當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們直觀的感受就是企業的並購越來越多,而且大多是國際大企業在並購。但不管是內地、香港、臺灣還是澳門的同行,我們同樣是中國人,彼此不是來競爭的,而是要團結、合作起來,共同推動中國的物流發展。”

  兩岸三通對香港的影響很大。開通直航後,兩岸來往基本上就不用經過香港轉航了。臺商對內地的貿易投資,以往是通過在香港成立公司,再到內地進行投資;而現在臺灣當局放寬了對臺商投資內地40%的上限。葉海京列舉了相關事實:從1996年到2005年的10年間,兩岸的貿易從190億美元上升到1250億美元,增長額超過了6倍。香港去年處理的兩岸貨物總值240億美元,佔香港出口總值約7.3%,相當於香港與臺灣的貿易總額的73%。更重要的是,如今內地與臺灣的貿易額每年都在增長,而且比值越來越大。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