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側記:ECFA簽署後的思考

時間:2010-07-12 10:4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7月10日至11日,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廣州舉行。此時距離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不過10余天。

  在輿論熱情歡呼兩岸簽署ECFA,經貿往來邁出正常化、機制化關鍵一步的同時,參加論壇的代表又將做出何種思考,提出什麼樣的建議,強烈吸引著來自各界的關注。

  參訪“預熱”、主題演講、專題研討、22條共同建議……短短兩天時間,與會代表間有溝通有交鋒,為論壇捧出豐碩的成果。

  本屆論壇的最突出特點就是倡導在加強互利合作中,共同提升兩岸的競爭力。
 

  廣泛匯聚民意 建議兩岸決策

  2006年至今,國共兩黨通力合作,已先後6次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參與論壇的代表不限政黨,討論的議題涵蓋經貿、農業、文化、教育、交通及旅遊各個方面,共達成87項結論和共識,對兩岸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正因為匯集民意、凝聚共識,取得的成效實實在在,論壇的社會基礎得以鞏固和不斷擴大。參加本屆論壇的代表達400多人,他們是來自社會各個方面。臺灣方面除國民黨外,親民黨和新黨等黨派也派員參加,各界代表約200余人。

  因參加上屆論壇,許榮淑和范振宗被民進黨除名。今年,他們再次來到論壇,不過已換成“人民最大黨”黨員的身份。該黨發言人向媒體表示,他們非常願意與大陸進行常態的訪問和私下的交流。“兩岸共創雙贏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促進兩黨和兩岸各界人士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在兩岸簽署ECFA背景下,本屆論壇是國共兩黨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舉措,反映了兩岸同胞對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適應了兩岸經濟合作向更高水準邁進的客觀要求。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率隊出席本屆論壇。他在開幕式致辭中高度評價論壇的作用。他說,如今兩岸間交流密切,論壇有一兩百個,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受到特別矚目,這主要源於論壇過去打下的基礎以及所扮演的交換意見的平臺角色。他指出,論壇得出的結論和建議被兩岸有關主管部門採納的機會很高。

  新黨主席郁慕明將論壇形容為承載兩岸交流的“三個輪子”之一。“另外兩個輪子是兩岸兩會溝通和海峽論壇。但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角色特殊。它既匯集民意,又能夠有力影響兩岸有關部門的決策,是兩岸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本屆論壇在ECFA簽署不久之後召開,是一次討論議題深化,功能表達明確的溝通。”

  合作新興產業 共擔社會責任

  本屆論壇距離兩岸簽署ECFA不到半月。參加ECFA簽署儀式的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指出,框架協議的簽署不僅是相互減稅的貿易促進,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兩岸產業整合的效應。“說得通俗點,就是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

  在全球關注如何提升製造業附加值的今天,開展新興產業合作,正是兩岸進行產業整合的“突破點”,新能源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又是其中最有潛力的合作項目。

  於是,論壇代表們切合現實需要,圍繞促進新能源產業合作、加強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等3項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

  臺灣特邀嘉賓林聖忠指出,大陸擁有優質產品製造基地、廣闊的華人產品試驗平臺以及新興世界市場的優勢,臺灣則擁有優質產品設計創新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優勢。如果兩者優勢結合,在新興產業方面共創兩岸與全球產業標準和知名品牌,將商機無限。

  來自產業界的代表認識更具體。LED照明技術屬於節能環保產業,兩岸都在大力發展,也是兩岸三大搭橋試點項目之一。半導體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說,LED照明的耗電量僅為節能燈的一半,其應用在大陸已普及到家電背光源和通用照明領域,市場價值達萬億元。臺灣在LED照明技術領域擁有很好的上游晶片開發技術,這是兩岸很好的合作點。

  臺灣的太陽光電產業很有競爭力,大陸的相關產業產能也相當可觀。臺灣成功大學教授吳榮華指出,2009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廠商產量統計顯示,兩岸產量加起來達到全球產量的1/2,且絕大部分產品出口歐美。他說,兩岸在此領域合作必須開闢新路,尋找產生更高附加值的生產方式,否則是另一種形式的傳統代工。

  還有代表提出,臺灣和大陸沿海每年都面臨颱風侵擾,如果大家利用颱風發電,將害為利,也是可供兩岸考慮的產業合作方向。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加強兩岸新興產業合作,既反映了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下一步發展的必然趨勢,又順應全球節能減排的責任要求,可謂“正當其時”。

  期待ECFA落實 協調產業整合

  新興產業在兩岸都是優先發展的領域,可以成為雙方合作的方向,但是,如何整合雙方產業鏈、協調利益分配,甚至避免重復開發,是兩岸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代表們都將希望寄託于被稱為兩岸經貿交往“高速光纖”的ECFA,希望通過ECFA在各個層面展開溝通,調整產業合作的戰略結構。

  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紫宸指出:“新能源產業還不成熟,有投資風險。兩岸可否在一些中型城市設置產業合作試點,給予企業政策扶持和資訊諮詢,如果試點成功,再向更大範圍推廣。”

  中共中央臺辦特邀專家石定寰,長期輔導中小型臺資企業在大陸的轉型升級。他指出,在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其傳統生產方式迫切需要升級,兩岸在新興產業進行合作,應該將服務中小型臺資企業作為主線,輔導其轉型,向新興產業發展。他建議,將兩岸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合作以及轉型升級輔導部門合作,納入到ECFA協議的落實內容,爭取雙方有關部門更多的支援。

  與會代表對ECFA寄予厚望,希望協議儘快生效執行。大家一致認為,唯有如此,兩岸未來經濟合作的一切願景才能落實,而不僅是水中幻象。

  經過6場專題討論充分溝通,與會代表對兩岸未來經濟合作達成一系列共識,匯聚成共同建議。本次論壇共形成22項共同建議,有關兩岸未來經貿合作的建議佔總數一半之多。由於兩岸相關主管部門人士以特邀嘉賓、特邀專家名義出席論壇,直接參加交流,因而這些共同建議備受各界矚目。

  福建省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吳能遠評價:“歷屆論壇的共同建議都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大家針對現實議題展開交流,尋求共識,提出建言,並逐漸在兩岸形成政策,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本屆論壇仍然切中兩岸關心的生產方式轉變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我相信,這樣的論壇在未來會繼續扮演促進兩岸交流的重要角色,甚至作用越來越強。”  (記者 王昭)


編輯:張蕾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