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一場橫跨銀行、保險、票券及信託等金融次產業的狂風暴雨襲來,而這勢將對金融體系帶來信心、流動性及信用緊縮等連鎖性的衝擊。臺當局領導者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更要有最好的準備。
社論說,“行政院”“金管會”上週五接連宣佈接管花蓮企銀、中華銀行,今天起再接管力華票券。一連兩家銀行、一家票券公司被強制退場,加上身處力霸集團財務風暴之中的友聯產險,以及已遭金融重建基金(RTC)列管的亞洲信託及中聯信託,情況已經相當危險。我們期待在“金管會主委”施俊吉、“財政部長”何志欽及“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的連手出擊下,能成功化解這場可能的危機;但亦衷心建議當局主事者,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才能有最好的準備。
社論指出,這場風暴起自力霸集團旗下的中國力霸、嘉新食品化纖兩家公司,在上週四宣佈已于去年底聲請重整。當天消息在盤中傳出,除集團相關個股全面跌停外,並未在股市激起太大漣漪;但到了第二天,力霸集團財務風暴的全貌趨於清晰,集團中的金融事業中華銀行、力華票券接連遭到擠兌150億元、集中履約10余億元的流動性困境,促使“金管會”先在5日宣佈中華銀行被接管,再于6日協調八家金融機構接管力華票券,連同原訂5日接管的花蓮企銀,創下當局一日內接管兩家銀行的紀錄。
社論分析說,然而,這樣的紀錄並不光采;若非“金管會”等三度低估力霸兩公司聲請重整的后座力,既未及時查覺4日重整消息傳出後中華銀行即出現的異常提領現象,也輕忽5日上午中華銀行已出現的擠提人潮,更無視于5日臺股大跌的警訊,且主觀地將金融體系的穩定,寄望于脆弱易崩的存款人信心;當局強制弱質的問題金融機構退場,何須走到這般倉促行事、捉襟見肘的狼狽境地?也因此,面對今天金融體系未可預知的狂風暴雨,主管方要記取教訓,寧可事事都往壞處想以及早備援,就算白忙一場也總是好過於應變不及,畢竟這起風暴的衝擊面太廣,當局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今天中華銀行、花企及其他受牽連的銀行一開門、各個市場一開盤,就將面對存款人、投資人的信心考驗。由於人心最難測,也最易受市場資訊及預期心理的挑弄,稍有不穩或波動,就可能為金融市場帶來流動性危機;股市若出現非理性行為,也會引發金融市場的連鎖效應。在這一方面,相關部會這幾天已對各個市場擬妥對應之策,各家公股行庫也全面總動員;尤其是在流動性方面,施俊吉、何志欽及彭淮南等財金三巨頭兩度召開記者會信心喊話,並破天荒聯名刊登廣告為中華銀行背書保證,相信應能安度今天市場考驗這一關。
另一需要高度警覺的是,這起風暴在產業面掀起的信用緊縮及連鎖衝擊,以及年關將屆的加乘效應。這有幾個層次來說,一是力霸、嘉食化逾400億元債務的債權人,除已浮上臺面的30多家銀行外,還可能包括其上下游客戶或供貨商,並有不少是中小企業;如今債權因緊急處分遭凍結,會否因此面臨短期週轉困境,當局應深入了解。另一層就是中華銀行的貸款戶、力華票券為其票券保證的企業,依經驗而言,這些企業的債信可能都非屬高等級,如今就算接管者不抽銀根,也不可能擴大授信額度,值此年關週轉需求上升之際,勢將面臨一定程度的資金調度問題;其中若有上市上櫃公司,會否由此引爆地雷股,恐不能不防。“金管會”握有市場最完整的資訊,更應速做研判,早為部署。
文章最後說,誠如施“主委”所言,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經過了兩天假日休市的沉澱,今天銀行開門營業,股匯市也開盤交易,將試煉投資人、存款大眾、產銷供應體系的信心,更將試煉歷經一次半金融改革的臺灣金融體系,究竟在面對風雨來襲有多少承受度。現在是各方齊心全力撲滅各個市場不穩定火苗的關鍵時刻,需要一致的步調;當局主事者更要記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教訓,別再輕忽任何的影響,唯有預想到各種最壞的可能,才有可能預擬對應的策略,不致臨陣慌了手腳。至於究責,那確是下一階段的課題,而且一定要有人為此次風暴負起責任。
來源:中新網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