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最新消息 | 三大議題 | 三大亮點
各方聲音 | 惠臺措施 | 圖 片 | 座談簡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鎮概況 | 兩岸農業交流20年
  首屆“兩岸鄉村座談”活動 -- 最新消息

兩岸鄉村座談 大陸學者提出鄉村旅遊發展十大要素

時間:2009-07-21 23:22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21日上海消息 兩岸鄉村“新村建設與鄉村旅遊”議題座談21日下午在上海朱家角鎮舉行。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教授朱啟臻在會上發表“以社區資源為基礎的旅遊農業”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鄉村旅遊之所以發展迅速,是適應城市居民緩解工作緊張、平衡城市壓力而尋求休閒、放鬆身心等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服務形式。

  朱啟臻教授認為,健康的鄉村旅遊應以特色社區農業資源為依託,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使農業向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並提供了鄉村旅遊健康發展需要具備的十個要素:

  第一,以城市遊客需求為導向。以鄉村旅遊為目的的鄉村建設一定要研究城市居民的需求,從城市人需求的視角來發展和建設新農村,而不是按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來改造農村。因為差異性和互補性是發展旅遊的基本條件。

  第二,以特色農業為依託。鄉村旅遊沒有農業是難以持續的,旅遊農業是高品質的農業。如發展綠色農業或有機農業,充分利用社區當地特色的種質資源,以追求產品品質而不是數量為目的,生產高質高價的農業產品。

  第三,發展社區農產品深加工。這種加工工藝是傳統的,但是是有特色的;這種加工是小作坊式的,但是是高品質和讓消費者放心的;並且蘊含著豐厚的農業文化。

  第四,農產品直銷。減少銷售環節或實現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直接對接。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農產品實現了由田間到餐桌的延伸,在這個過程中農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也可以通過鄉村生產者與城市消費者的對接,實現農產品的直銷,避免中間環節過多的利潤損失;

  第五,重視鄉土知識的運用。既要發揮傳統農業技術的優勢,也要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減少化學品的投入;鄉土知識是保護和繼承農業文化的重要途徑。

  第六,充分利用農業的多功能性。如優美的鄉村風景、田園風光、農業景觀等,營造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農業的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

  第七,充分挖掘農業的文化功能。農業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農業文化中許多優秀的成分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農業文化不僅包括農業勞動方式、生產經驗、農具、特色種質資源、特色農產品等,還包括蘊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習慣和價值觀念。

  第八,開發農業的教育功能。農業勞動是與大自然的交流,在這個交流過程中,人們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和陶冶情操。如體驗農業勞動的艱辛,珍惜勞動成果;學會善待大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培養勤勞、節儉、迴圈利用思想;鍛鍊耐力與忍耐品質;培養誠實、感恩和祈福的情操以及珍惜生命的人生態度等。

  第九,發現農業的健康功能。農村固然可以為遊客提供新鮮的空氣,輕鬆的氛圍、鍛鍊身體的活動場所等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農業生產豐富性、完整性和前後關聯的連續性,給勞動者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和節奏,是完整人性的體現。人類世界的身心健康只有在生活多樣性的環境中才能保持。農業勞動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徵,有利於人性的全面發展。

  第十,快樂農業。旅遊農業是快樂農業,不僅對遊客是快樂的,對旅遊農業的經營者和勞動者也必須是快樂的。

  朱啟臻教授指出,要實現以上十個要素,就要充分認識農業的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研究農業的本質,發現農村的價值,只有賦予農業和農村深刻的文化內涵才能建設魅力鄉村,才能在全社會形成關愛農業、關心農業和尊重農業的氛圍。(記者 邵磌 肖燕)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