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天宮奔空 中國航太實現關鍵性突破

時間:2011-09-30 13: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30日刊文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發射,是中國太空計劃“第二步”的後續任務,也被認為是中國載人航太任務的一個關鍵性突破。

  文章摘編如下:

  雖然美國與俄羅斯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往太空發射太空實驗室,但是對於後來者中國來說,能自主研發出自己的空間實驗室,依然意義非凡。“天宮一號”昨晚的成功發射,凸顯了中國在太空科技競賽中,一個氣勢如虹追趕者的形象。

  中國把實現載人航太的太空理想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是航太員上天;第二步是多人多天飛行、航太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併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就是建立永久性空間站。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發射,是中國太空計劃“第二步”的後續任務,也被認為是中國載人航太任務的一個關鍵性突破。

  按照計劃,在昨天發射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今年內就會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中國首次空間無人交會對接試驗;2012年分別發射“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進行無人或載人交會對接試驗。

  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對中國媒體介紹,“天宮一號”升空入軌後,發射中心將在11月1日發射“神八”。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以及相關專家本週以圖文並茂的動畫形式,對全社會公佈了“天宮一號”的構型。

  據介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為全新研製,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品質8.50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

  實驗艙由密封艙和非密封後錐段組成,密封艙有效活動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太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非密封後錐段安裝遙感試驗設備。

  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交會對接機構,與飛船對接後,可形成直徑0.8米的轉移通道。資源艙為柱狀非密封艙,配置推進系統、太陽電池翼(即太陽帆板)等,為空間飛行提供動力和能源。

  “天宮一號”和“神八”的對接,將結成中國航太史上最為複雜的空間機構。要實現順利對接,兩個飛行器的相對速度不能超過每秒0.2米,橫向偏差不能超過18釐米。只有準確對接,兩者才能多“鎖扣”綁定,內部直徑約0.8米的圓形對介面才會打開。

  由此,等到未來與載人飛船“神九”或“神十”對接時,航太員才能跨過這道“門”,從飛船邁入“天宮一號”。

  中國媒體將“天宮一號”與“神八”的對接,形容為一吻定江山,它標誌了中國成為繼美、俄以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並無疑將成為中國航太事業中下一個最激動人心的一刻。而到了“神九”或者“神十”與“天宮一號”對接,航太員跨過了那道“門”時,中國載人航太目標的“第二步”將宣告大功告成。

  據介紹,在“神十”發射時,外界也很有機會看到第一個中國女航太員的身影。

  從規模、功能與壽命來看,中國的“天宮一號”與美國、俄羅斯分別在1973年與1986年發射的“天空實驗室”和“和平”號空間站都小和短。中國航太專家龐之浩日前介紹說,把“天宮一號”稱為簡易“空間實驗室”更加合適,其優勢是技術難點少,也比較容易研製。

  另有專家表示,“天宮一號”相當於世界上的第一代空間站,但是中國不會搞第二代和第三代,而是會直奔“第四代”的大型空間站,中國計劃在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韓咏紅)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