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二:兩岸規劃新樂園

時間:2009-04-30 12:45   來源:湖北與臺灣

  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興建,既是省、市、區、街及其臺辦、農業等部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也是中國國民黨智庫、武漢臺資企業協會、臺灣農業專家與學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1、科學把脈,“四型兩化”定位。為了科學定位,武湖農場在區委統戰部、區臺辦與區農業局的協調下,上挂下聯,組織專家學者深入到武湖農場,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積極掌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同時,武湖農場也認真總結了近年來推進都市農業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明晰了區域的比較優勢,為科學定位創業園的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即按照“華中種業之都,現代都市農業之窗”的功能定位,以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區域城鄉一體化和農業產業化為目標,努力把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打造成為立足華中、面向全國的種子、種苗的引進、繁育、推廣和集散中心,建成現代設施農業、綠化苗木、名優畜禽、種子種苗、貯藏加工等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展示點和示範推廣服務中心,成為具有特色精品生產、成果推廣、科技開發、龍頭帶動、科普教育、休閒觀光等多功能的“四型兩化”(科技型、設施型、生態型、外向型和企業化、社會化)的都市農業發展先行區。

  2、雙向交流,借鑒外地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此,黃陂區的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武湖農場的主要負責人,不是積極參加省、市、區組織的各類考察活動,就是親自赴臺進行交流考察和項目推介,或是赴沿海與內地參觀學習部分已經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先行區,同時邀請臺灣民意代表、農業專家、農業企業家到武湖實地考察論證,為規劃編制、凸顯特色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早在2005年6月,兩岸政界與農業界人士就聚首武湖在果蔬、花卉、養殖、農業加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合作意向進一步加強。當臺灣苗栗縣大湖鄉理事陳永福先生講到他們釀製的草莓酒時,大家似乎已經醉倒了。隨後,武漢市政府副市長張學忙就兩岸農業合作的互補性與技術層面作了即席演講,中共武漢市委副書記程康彥則就指導、協調、服務等方面作出了承諾。

  臺灣苗栗縣大湖鄉規模宏大的草莓園海內外聞名,每年有成千上萬人前往採摘草莓,參觀草莓加工的系列產品。為此,黃陂區委書記袁堃于2005年冬應邀赴臺交流,專程參觀了苗栗縣的精緻農業。當時,正值當地特產草莓和最美味的柑桔、甜柿的生長季,引來大量的觀光人潮,他也親自到現場摘採柑桔、甜柿,還品嘗了草莓酒,美味可口。他覺得,若是黃陂與苗栗加強合作,定能提升黃陂農業水準和拉動生態農業旅遊。於是,他當即歡迎苗栗方面再次組團與黃陂探討農業交流的新領域。

  省、市臺辦獲悉後極為重視,在正式邀請中國國民黨苗栗縣黨部代表團于2006年10月來漢進行黨際交流時,特地將武湖作為基層黨際交流重點之一。10月10日下午,雙方通過黨際交流,加深了了解,增進了友誼,還就農業科技開發與合作達成了多項意向。

  3、 借智引智,科學編制規劃。為儘快編制完成創業園規劃,爭取園區儘快落戶,2007年初,武湖農場邀請華中農業大學專家教授,就創業園的規劃進行編制。

  與此同時,通過市臺辦邀請中國國民黨智庫前來武湖考察論證。2007年2月1日,在武漢市副市長張學忙的陪同下,中國國民黨智庫科技經濟組政策委員陳武雄、前臺灣省家農會副總幹事賴信雄、臺灣養殖漁產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陳振昆等先生一行6人考察了武湖。陳先生通過現場考察和情況介紹後說,懂得遷移棲息地來適應大環境改變的羚羊和斑馬,族群能持續繁衍,他們才是大草原真正的主宰。在談到農業發展時,他說,兩岸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屬小農體質,面對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大農”國家優勢產品及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低價農產的競爭,農業、農民、農村都受衝擊。因此,如何調整生產結構、提升競爭力,是兩岸共同的課題,也是編制創業園的重要內容。

  不僅如此,武湖農場指派專人進行協調對接,最大限度的為編制人員提供一切方便,經過三個月的緊張編制,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規劃于2007年6月正式通過由省市專家及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的評審。

  海峽兩岸的農業專家、農業企業家通過實地考察和對規劃進行認真研究,對黃陂武湖地區的地理位置、資源優勢、投資環境都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向臺灣企業家推薦。

  園區規劃的出爐,為創業園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指引,同時也為黃陂爭取園區早日落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華燦 劉換文 裴高才)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