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我省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簽署科技合作協議,根據我省農牧業發展的現狀和亟待解決的科技問題,確定了優質高產畜種繁育、特色優質作物栽培、畜疫防治、農畜產品加工及科技人員培訓等合作項目。這批合作項目的實施將有望依託國家級農業綜合研究機構的人才、技術優勢,提高我省農牧業的整體經濟優勢。
我省特別適宜於春油菜、馬鈴薯、小麥的生長和繁殖,同時也是國內五大牧區之一,其中牦牛存欄數為世界第一,發展相關農牧業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國家級農業綜合研究機構,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科技成果和國內外知名的專家與學者。雙方的科技合作將從4個方面展開,圍繞發展高原畜牧業,解決優質牧草、牦牛、藏羊及高產、高效養殖配套技術及優質奶牛、肉牛、肉羊快速繁育技術;圍繞調整種植業結構,解決馬鈴薯、春油菜、蔬菜、蠶豆等經濟作物新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圍繞重大疫病的控制及地方主要家畜疾病的防治,完善家畜疫病預警技術及家畜疾病的診斷與無公害防治技術;圍繞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解決農產品保鮮、儲存、加工、包裝、運輸技術。
按照協議內容,今年實施的先期合作項目將啟動小麥、蠶豆、燕麥等的開發研究和推廣,馬鈴薯良種繁育體系技術及示範基地建設,在建設長江流域油菜北植南用萬畝植種基地的基礎上,計劃再投資3-5萬元進行新品種的育種攻關和引進工作;開展牦牛等特色、綠色、有機畜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藏羊和肉羊新品種培育等,還將協助我省每年培訓30-50人次的各類科技人員。東治
(來源:西海都市報)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