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廣西玉林: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新洼地”

  時間:2006-06-29 11:18    來源:     
 
 

    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剛設立兩個多月,就吸引大批臺商接踵而來。目前,已有幾十家臺資企業入駐或準備入駐試驗區。

    6月28日,在南寧召開的第二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上,試驗區更是成為廣大臺商津津樂道的對象,成為推動桂臺合作的一個重要載體。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認為,該試驗區的設立,為廣西在“十一五”加快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據玉林市市長金湘軍介紹,在本次大會上,又有12家臺資企業與玉林簽約,投資總額達5601萬美元。在各方的推動下,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正迅速成為兩岸農業合作的“新洼地”。

    大批臺商接踵而來

    臺商投資玉林農業具有良好傳統。此前臺商在玉林投資有20多個項目,20.4億元的總投資中有相當部分投向了農業。

    試驗區的設立,進一步提高了玉林在臺商中的知名度,所引起的直接效應就是吸引了大批臺商接踵而來。目前,已有臺灣人士200多人次前往考察,其中包括臺灣亞洲大學副校長彭作奎博士、旭家集團董事長陳德倫等。

    臺灣客商、桂林生之源健康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永盛對玉林之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試驗區不僅僅是玉林與臺商農業合作發展的平臺,也是廣西乃至全國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平臺,更是在廣西投資臺商自己的平臺,我們有責任共同建設好。

    前來考察的臺商,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投資熱情十分高漲。最近,已有臺商到北流投資建設火龍果產業化基地,目前已租地3000多畝,種植了300多畝火龍果種苗。還有臺商計劃在玉林投資辣木種植加工、木棉樹種植、綜合大超市、旅遊等項目。

    臺資企業三山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在玉州區仁東鎮建立了140畝的農業產業基地和200畝的茶園。試驗區被批准設立後,該公司計劃增加1.3億元投資,打造茶葉基地和觀光農業旅遊區。

    不僅大批臺商前來投資,國際、國內企業也在加快入駐試驗區。前不久,廣西佳佳食品有限公司已決定投資2.1億元在容縣建設鵝養殖和鵝肥肝加工基地;世界三大家禽選種育種公司之一的法國古爾蒙育種集團公司也決定將在容縣投資建設家禽種苗基地;國內著名的伊利奶製品加工集團則準備在玉林建設奶製品加工基地。

    以優質服務留住臺商

    玉林是廣西農業綜合開發的先進地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與農業發達的臺灣南部地區同一緯度。由於氣候相近,雙方開展農業合作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但是,如何能讓臺商安心在玉林創業?玉林市委書記高雄和市長金湘軍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全力做好服務工作。

    據介紹,玉林市電子政務應用水準在全國西部地市中排名第二、廣西排名第一。通過實行網際網路辦公、網際網路審批等措施,將能杜絕一些部門對臺商的“吃、拿、卡、要”等不良現象,真正讓臺商在玉林放心投資創業。

    此外,玉林還向入駐試驗區的臺商提供兩項保障:一是機制保障。試驗區成立管理協調機構,實行快速、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制度,對入區企業全程跟蹤服務。二是政策保障。在嚴格執行已有的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在土地審批、項目立項報批、用水用電、費用減免、稅收優惠、子女教育就業等方面對臺資企業給予更優惠的政策支援。

    6月7日,玉林出臺了《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投資優惠辦法》。此外,有關保護農業技術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工作正在開展中。

    玉林加快試驗區建設

    今年4月,國家批准設立試驗區後,玉林市即以最快的速度推進規劃建設工作。

    試驗區的建設重點為“兩園一區”,即桂臺農業合作交流服務示範園、臺灣農民創業園和臨海高科技農業合作區。桂臺農業合作交流服務示範園設在茂林鎮,將以生產綠色食品、保健用品、醫藥製品為主,規劃面積1.8萬畝。

    臺灣農民創業園建在興業縣龍安鎮,規劃面積5000畝。該創業園根據臺灣農業特點,在試驗區大的規劃框架和規劃原則的指導下,由臺商自己規劃、自己設計、自己招商、自己建設。

    臨海高科技農業合作區建在博白縣龍潭鎮,參照深圳特區的建設經驗,給予優惠政策,引進臺灣乃至國際高技術、新品種、先進設備和高端人才。通過合作區的建設,最終將試驗區打造成與粵港澳臺及東盟各國農業高新技術交流和農產品交易的連接點。

    試驗區包括整個玉林市,分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2006年至2007年為試驗區啟動建設階段。目前,試驗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快速推進中。

    試驗區的前景被廣泛看好。玉林農業資源、產業基礎較好,是“中國荔枝之鄉”、“桂圓之鄉”、“三黃雞之鄉”、“容縣沙田柚原產地”。以玉林為中心,半徑200公里範圍內分佈著兩廣10個地級市,擁有約5000萬人口,市場空間十分廣闊;玉林還擁有100多萬高素質富餘勞動力,勞動力成本明顯低於東部地區……

    玉林市委書記高雄說,玉林與臺灣的產業互補性強,如果雙方的資源和生產要素能夠實現合理配置和優勢互補,兩地的農業合作一定能夠實現“雙贏”。(龐革平 馮飛勇)

來源:華南新聞 

編輯:芳翼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