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7月10日電(記者李延霞李寒芳)“兩岸農業合作的不斷加強和深入,有力地促進了漳州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了漳州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辦公室副主任周寬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漳州是臺商投資農業的密集區。1981年福建省第一家臺資農業企業就在漳州落戶,到目前為止,全市已累計批准臺資農業項目878個,合同利用臺資13.31億美元。 周寬哲說,從80年代起步時的單一糧食產業,到目前的多種農業經營,20多年來兩岸農業合作範圍和層次都有了明顯提高,在提升漳州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外向型農業發展、形成農產品加工集群、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周寬哲認為,以外銷為主的加工型臺資農業企業的引進和發展,加速了漳州農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增強了農產品的出口創匯能力。據統計,2005年臺資農業企業從漳州關區直接出口創匯9.36億美元,佔全市農產品直接出口創匯的54%。
周寬哲表示,臺資農業企業投資大陸對兩岸是互利雙贏的事情,在臺灣,農業的生產空間有限,而大陸有著豐富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結合臺灣的品種、技術、市場行銷等優勢,兩岸農業可以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