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3G牌照的發放已進入倒計時階段,2009年第一季度發出的可能性極大,但也不排除因各利益集團的博弈而導致延後的可能。”11月12日,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研究部副總裁李志武對記者表示,“3G業務短期將拖累業績。”
李志武認為,推行3G業務,必須有相應的網路建設與維護,中移動、中電信以及中聯通,都必須有相應的資本性開支進行支援,再加上折舊計提,必然會影響業績,而受影響的程度,則三家運營商各有不同。
資本性開支拖累業績
中移動由於計劃2G、3G核心網並網運作,資本性開支增幅不會太大。中聯通的資本性開支預計比較大,今明兩年的投資額在1000億元左右,而在網路建設方面,在2009年的投入約為700億元,這將對中聯通的業績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至於中電信,李志武說,“中電信是固網傳輸網,資本性開支將會較大,投資額增加,未來3年總投資在800億元左右。不過考慮到中電信的折舊計提壓力不大,每年的投資在300億左右。”
而3G的競爭加劇,也會成為拖累業績的因素之一。李志武以和記黃埔為例,“和記黃埔旗下的3集團,在3G投入運營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02-2007年的計入折舊攤銷與上客成本的LBIT分別為-20.7億港元、-196.85億港元、-384.49億港元、-362.8億港元、-199.96億港元與-179.38億港元,實際運營業績與發展3G之初的預期相差甚遠。”
此外,2G資費下調,將拖累打包後的3G/2G的資費定價,使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下降,加上未來有3個運營商參與3G業務的運營,競爭加劇,也將在資費方面進行體現,出現高的ARPU值可能性不大。
而對於工信部在10月發佈的《關於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用的緊急通知》,李志武認為不會對設備商造成影響。
“無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還是中國電信,都在同一地區附近立著鐵塔,資源浪費太大。而作為各運營商的固定資產投入之一的幹線光纜,其利用率僅為7%。因此要求諸如鐵塔、幹線光纜傳輸、機房與電源設備,新建的要共用。”李志武說,“實際上,目前共用技術難度較大。比如,一個簡單的3G標準介面,不能實現完全自由接入,不能完全自由平滑升級到下一代,系統設備共用難度大。所以工信部的通知,對鐵塔、傳輸類的固定資產製造商確有影響,但對設備商不會有什麼影響。”
關鍵在於掌控3G產業鏈
李志武認為,未來3G業務的成功,不僅表現在用戶數上。
中國移動的目標是3年1億用戶、中電信3G網路的目標是兩至三年1億用戶數,要達到這樣目標並不困難。
至於中聯通,以其在北部的網路用戶轉到3G用戶,滿足其目標是佔3G市場1/3的份額,也非難事。
“對運營商來說,最重要的是,1億用戶數是靠什麼取得的,3G的運營模式如何。比如,中聯通以前推CDMA時,以充值送話費的形式提供手機補貼,均攤後成本是1000-2000元/人,再分年限攤銷,以5年計算每年就是300元,再攤到每月為30元左右。如果加上終端費用、佈局費用等,前期是虧損的。因此,3G短期內,即使兩三年內會出現虧損,不會盈利。”李志武說。
“3G業務的成功與否,關鍵的在於對3G產業鏈的掌控。3G是高速產出業務,多產業鏈融合包括,網際網路與移動網路的融合。移動運營商的地位也會發生改變。中移動會從一個壟斷地位,轉變到接納其他合作夥伴的協作過程。”李志武指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