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省一市的經濟發展狀況看,前三季度,江蘇省生產總值(GDP)為23915.2億元,同比增長11.7%,佔各省市GDP排名第三名;浙江實現生產總值為158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佔各省市GDP排名第四名;上海市生產總值為10214.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1%,佔各省市GDP排名第七名。兩省一市的前三季度GDP總計達49958億元,佔全國同期生產總值的22.94%。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區域經濟區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躍升至國家戰略層面,而此舉的意圖不僅是要使中國區域經濟戰略佈局“全面開花”,從更深層次來說,也是在試圖扭轉中國過度依賴外貿的外向型發展模式,向多元化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綱要》的即將公佈,意味著中國新一輪的區域改革試驗也由此進入到一個深化的階段。
市場版圖全面盤活
從兩省一市的證券化程度看,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W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家數(A股)為1722家,流通總市值達到145632億元。其中,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家數為161家,流通市值為20281億元;浙江省上市公司家數為139家,流通市值為4700億元;江蘇省上市公司家數為126家,流通市值為5122億元。整體來看,兩省一市上市公司家數為426家,總流通市值達到30103億元,兩項分別佔上市A股的24.74%和20.67%。由此可見,以兩省一市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上市公司,在我國資本市場的地位舉足輕重。
觀察長三角上市公司,會發現很多的“第一”。有曾經名列“A股第一高價股”的中國船舶;有國內最大鋼鐵上市企業寶鋼股份;有國內最大規模的汽車上市企業上海汽車。
據介紹,由於地緣因素,長三角資源型企業較少而製造型企業優勢比較明顯,自主創新型企業較多;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金融、物流等服務型企業的發展提速,產業結構將呈現“三、二、一”的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