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10日,日軍佔領海口後,日軍儀仗隊經過中山路一帶。 (資料圖片)
被日軍綁走的一批海口市同胞。(選自《瓊島豐碑》)
紀念抗戰勝利六十五週年特別報道
70年前那個夏天,某日,駐紮在海口的日軍將一名17歲的少年五花大綁,讓他跨坐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游街示眾,因為幾天前的一個晚上,這名年青人連殺了4名日本憲兵。然後,日軍將他押往海口第一公園(今新民東路一帶)殺害。當時在海口出版的《和平日報》報道了此事。
這位少年名叫陳光璧,他無黨無派,擊殺日本憲兵純屬個人義憤之舉。8月10日,海南日報記者通過尋訪他的堂侄陳聖育,聽他講述那段鮮為人知的陳年往事,於是,抗日義士陳光璧的形象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六叔陳光璧遇害時,我還在母腹中。開始記事後,母親經常給我講起他的故事,我也常常為他的英雄壯舉而感到驕傲。”陳聖育2002年退休時是原瓊山市政協辦公室文史組組長,平素喜歡蒐羅史料、軼事,多年來,為了了解堂叔陳光璧怒殺日本兵的經過,他先後走訪了20余位見證人或耳聞者。
賣木屐的孩子被奴役
陳光璧于1923年出生在今天的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大昌村委會田邊村,其父陳昌盛,字喬松,是清末的一位秀才,以精通古代經典,擅長書法而聞名,曾在海口龍興坊私塾執教10多年。陳昌盛生有三子,分別是光琦、光瑚和光璧。陳光璧因在家族中排行第六,被稱為“妚六”。
陳光璧自幼跟隨著父親在海口生活與讀書,據說聰明過人的他5歲起就會背“三字經”、“千家詩”。陳光璧10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二哥陳光瑚(小名“妚五”)帶著年幼的他,把老家的田地賣掉,然後在海口市買了一間房子,自產自銷起木屐來,生意做得還算不錯。
可是,日軍侵瓊不久後,陳光璧就被日本人抓進憲兵司令部當苦役。憲兵司令部舊址在今新華北路,建築物還在,現已成為中國工商銀行海口市某支行的營業點。
與他同村的吳多壽回憶說:“日軍佔領海口後,到處實行"三光"政策,很多商人逃走,生意不好做,妚六被抓去憲兵司令部當廚工,整天運柴和劈柴,鬼子把他當作"亡國奴",隨意打罵。妚六對我說過,他已經忍受不了了,要殺掉這些日本鬼子,為中國同胞們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