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陳江會談”兩岸新局前景可期

  時間: 2008-11-29 10:18     來源: 新華網     
 
    釣魚臺國賓館6月12日見證了兩岸關係的歷史性時刻: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和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親切握手,作為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的標誌性事件,兩岸兩會的協商談判在中斷9年後再次拉開帷幕。

  1993年的“汪辜會談”過後,兩岸關係經歷了一段蹉跎歲月。而今,兩岸在走過“烏雲飛渡”的風雨歷程後,終於迎來“雨過天晴”的“陳江會談”。

  兩岸商談重啟告慰汪辜二老

  哲人其萎,風範永存。

  陳雲林與江丙坤在會談中首先對“汪辜會談”的歷史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表達了對已故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緬懷。

  “他們對改善兩岸關係、推進兩會協商作出了卓越的歷史性貢獻,已經深深銘刻在兩岸同胞的心中。”陳雲林說:“他們未竟的夙願需要我們繼續推進。”

  1993年4月,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在新加坡舉行了1949年以來兩岸高層人士首次以民間名義進行的會談。“汪辜會談”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4項協議,推動了兩岸經貿往來和民間交流的發展。

  此間評論認為,無論是當年“汪辜會談”的成功舉行,還是今天“陳江會談”的開啟,都體現了兩岸人民的共同意願。

  抓住歷史機遇展現誠意善意

  海峽上空陰霾散去,兩岸撥雲見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5月28日在與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舉行會談時指出,在國共兩黨和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臺灣局勢發生了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陳江會談”此時的舉行正是兩岸把握歷史機遇,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舉措,兩會領導人在會談中充分展示了推動兩會商談不斷取得成果的誠意和善意。他們在講話中分別表達的兩個“衷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陳雲林表示:“衷心希望兩會把握時機,及時、積極地交換意見,作出符合兩岸同胞期待、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的務實規劃。”江丙坤則認為:“會談象徵著兩會互動的恢復,也是兩岸關係重新啟動的一個起點。”“衷心盼望兩會能掌握這個難得的契機。”

  與“汪辜會談”的時代背景相比,今天的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的環境已發生了重大變化。15年來,兩岸經貿、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兩岸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謀福祉不僅成為兩岸同胞的迫切願望,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大趨勢。

  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兩會商談的基礎在兩岸民眾間更加深入人心,兩會商談的框架也更為鞏固。特別是廣大臺灣同胞8年來深受奉行“臺獨”路線的民進黨當局毒化兩岸關係之苦,希望能夠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恢復兩岸協商的呼聲高漲,使臺灣局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認為,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簽署“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以及國共兩黨高層的一系列良性互動,在兩岸關係諸多方面達成的廣泛共識,也為兩會的溝通商談奠定了基礎。

  中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孫升亮說,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難得機遇,兩岸站在歷史的高點上從大局出發重啟兩會商談,必將促使兩岸關係出現日益嶄新的氣象,增進兩岸民眾的福祉。

  創造兩岸新局兩會任重道遠

  話筒林立,鎂光頻閃。海內外數百名記者採訪和見證了兩會恢復商談的歷史性一幕。

  海外輿論對於“陳江會談”給予高度關注和積極的評價。德新社的文章認為,“海峽兩會的歷史性會談將為兩岸在經歷長達60年的關係僵局後實現和解鋪平道路”。臺灣報紙評論說,兩會商談“將把兩岸關係推上新高點”,“兩岸關係正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機遇”。

  在“陳江會談”的當日,兩會就兩岸週末包機、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這兩個關係兩岸民眾切身利益的議題進行了深入商談。輿論認為,這體現了本次商談中先經濟後政治、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精神。

  孫升亮研究員說,這兩個問題以前已經兩岸相關民間行業協會進行深入溝通,解決的條件相對成熟。就這兩個議題達成協定,必將給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帶來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兩會取得的成果將會使會談走出議題本身,打破兩岸關係長期的僵局,使整體氣氛發生改變”。

  輿論普遍認為,相關議題的落實惠及兩岸民眾,必將使兩岸共同利益增加,擴大民眾對“兩岸雙贏”的認同感,從而給未來諸多領域的商談帶來新的動力,使兩岸關係呈現出新的格局。

  牛軍教授表示,今後兩會制度化協商能夠順利推進、不斷取得成果,是兩岸民眾的深切期待。但既然是協商談判,就必定會有分歧,這就需要雙方從兩岸關係的大局出發,堅持既有共識,通過交流協商不斷增進互信,累積共識,共創雙贏。

  他說:“從兩會協商的重啟和兩岸表現出的對於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上看,兩會商談和兩岸關係的光明前景值得人們期待。”

  (記者趙新兵、陳鍵興)
 
編輯: 李丹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