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紀念亭

時間:2011-06-28 16:40   來源:辛亥革命網

  在越秀區越秀山小蟠龍崗鎮海樓東側。為紀念廣州旅香港同胞捐款支援辛亥革命而建。

  1911年10月孫中山領導的武昌起義爆發後,廣東各界人民立即響應,11月9日廣東宣佈獨立;隨後,各地民軍紛紛起義,全省光復,成立了以胡漢民為都督的廣東軍政府。當時,廣州“義軍雲集,清吏宵遁,庫藏如洗,餉糧告匱。”參加軍政府組織工作的香港同胞李煜堂、楊石岩、鄧仲澤等30余人,為籌募軍政府經費,組成港僑籌餉局,籌得款項300余萬元,政府嘉之,乃于1929年在越秀山建光復紀念牌坊。牌坊原以花崗石建造,四柱三間沖天式,正面刻胡漢民題的“光復紀念”匾額,左右刻李煜堂撰的《粵秀山紀念石坊跋語》;背後刻陳少白題的“革命之源”匾額,左右分刻古應芬題的“脫離專制”和楊西岩題的“實現共和” 匾額;兩柱分刻“何時世界大同,憲法先從民主立心匕日河山光復,義旗曾向港僑來”對聯。牌坊在日軍侵佔廣州期間遭破壞。抗日戰爭勝利後,1948年4月在原址重建紀念亭,鋼筋混凝土結構,綠琉璃瓦四角攢尖頂。亭高7米多,長、闊各為3.5米,臺基下四邊各有階梯。將原牌坊殘存胡漢民等題的匾額分嵌于亭的前額及左右兩側;亭後額另嵌石一方,外倣刻民族英雄岳飛手筆“還我河山”,內刻鄧仲澤等人撰的《建造光復紀念亭梗概》。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