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歷代柴姓名人

  時間:2006-06-21 11:05    來源:     
 
 

  歷史上柴姓名人輩出。

  西漢開國將軍柴文封武成侯,漢朝時有柴武,為武成侯之子,大將軍,封棘浦侯,文帝14年冬(西元前168年)柴武因迎擊十四萬匈奴騎兵戰功卓著,又加封為高唐侯。

  晉朝時柴文,晉陽太守。唐朝時有柴紹,唐朝開國元勳,山西平陽(既臨汾市)人。字嗣昌,自幼矯健勇猛,以任俠名于鄉里。唐高祖李淵以第三女平陽公主嫁之,成為李淵的乘龍快婿。他累從高祖征伐,屢建奇功,授大將軍,被封霍國公。後又加封譙國王。

  後周時有柴榮,皇帝,身材英奇,善騎射,通書史黃老,是五代時期具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帝王。

  宋朝時有柴成務,清陰人,字寶臣,博學稽古,有聲詞學乾德(963—968年)中登進士甲科。以光祿少卿奉使高麗,國人信服。歷官中外,皆有能名。真宗時,遷至結事中,終判尚書刑部。

  宋朝時的柴中行,余千人,字與之。紹興元年進士,累官右文殿修撰,主管鴻慶宮。常與弟中守,中立講學南溪之上,人稱南溪先生。著有《易錄集》、《傳書集》、《傳詩講》、《論童蒙說》。宋史有傳。

  宋朝的柴望(1212—1280年)是“柴氏四隱”之首。(柴望、柴隨亨、柴元亨,柴元彪)漸江江山人,字仲山,號秋唐,又號歸田。

  宋嘉熙(1237—1238年)為大學上舍,除中書奏名·著有《丙丁龜鑒》十卷。

  宋朝時有柴元裕,余千人,字益之。通五經,尤長于易。以窮理盡性為本,四方從學此眾。題所居齋曰強恕,學者稱強恕先生。著《春秋尚書論語解》、《易係大學中庸解》。

  元朝時有柴潛道,襄陵人,博極群書,工詞翰,高尚不樂仕進。教授鄉間,以法義陶其後進。人號為秋岩莊靖處士,有《秋岩小稿》。

  明朝時有柴國柱,西寧衛人。萬曆中由蔭歷西要守備,驍勇善射,擊冠南川,衝鋒陷陣,勇冠一軍。功進都指揮僉事,累擢都督僉事,陜西總兵官,必鎮甘。河套松山諸部長合兵入寇,國柱檄,諸擊幾之。尋移鎮潘陽,謝病歸,天啟初,功加左都督。

  明朝時有柴升,內鄉人,字公照。鹹化進士,授工科給事中。弘洽時,任廣東布政使,計南海賊有功。正清間。進吏部侍郎。劉瑾誅,擢南京兵部尚書。

  明朝柴虎,太祖時以功陛指揮副使,以參政朱亮祖討方國珍、守溫州。

  柴車,字叔,永樂中以舉人授兵部主事,累官本部侍郎。英宗衩,西制不清,以本謙幹,命協讚甘軍務,破雜兒只怕,威鎮西陲。後陛兵部尚書。

  清朝時有柴紹炳,仁和人,字虎臣號省軒。少博聞強記,下筆輒數千言,人稱其文為西陵體。明亡,棄諸生,隱居著述。凡天文,水利,兵左之事,莫不究原總委。尤好關閩濂浴之學,動履必準規則。著有《省軒文鈔》《青風堂詩》《古音員通》《白石軒雜稿》《考古類編》諸書。

  清朝時有柴大紀(1730—1788年),江山人,字肇修,號東山。少年時,在私塾讀書,很會寫文章。二十八歲去考秀才時,督學竇光見其身體魁梧,氣宇不凡,就勸他改習武舉。三年後,考中武舉人。1763年又中進士。分發到福建當守備。歷任福建水師提標。左營守備,右營遊擊,澎湖水師營遊擊,參將,湖南洞庭協副將,福建海壇鎮總兵。當時臺灣是一個府的建制,府治設臺南,下屬三縣,隸屬於福建省。軍事上在臺灣設總兵一員,駐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駐兵三千。所以,柴大紀是臺灣的最高軍事長官,柴大紀祠和沖天樓原在江山市上臺鎮。

  近現代名人有柴澤民,山西聞喜縣人,1916年生,1979年駐美國首任大使,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外事工作組副組長,第七屆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柴樹藩,山東煙臺人,1910年出生。 歷任國家計委重工業局局長,設計局局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家經委副主任,外貿部副部長,第六機械工業部部長,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員會委員。

  柴成文,河南省遂平縣人,1955年出生,歷任總參謀部二部副部長,國防部外事局局長。1916年晉陞少將。

  柴松岳,浙江省舟山市人,1914年出生,歷任浙江省副省長,副書記,代省長,省長。

  柴祖舜,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著名畫家。

  柴野,新華社國際部副主任著名記者。

  柴道琳,河南省科學院教授、研究生、科學家、歷史文化學家。

 

(來源:sohu柴國家圓)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