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共和肇始第一城

時間:2011-10-08 16: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10月8日電(記者徐機玲、蔡玉高)自1912年1月1日首赴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至1929年6月1日安息于南京紫金山,一代偉人孫中山與古都金陵結下了不解之緣。這裡,成就了他推翻帝制、開創共和的宏偉大業,也是他浩氣長存、精神不朽的長眠之地。

  武昌起義“開花”  定都南京“結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勝利後,全國十多個省群起響應,脫離清政府,宣告光復。在中國社會面臨重大轉折的歷史關頭,建立一個領導全國革命的中央政府,加快推進民主共和制,已是當務之急。12月4日,17個已獨立省份代表分別在武昌、上海商議決定,將臨時政府設在南京。

  “中華民國建都南京,是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標誌。”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憲文認為,辛亥革命是由武昌起義“開花”,定都南京“結果”。這個成果就是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組建南京臨時政府,由此開創了中國歷史上、也是亞洲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制度,宣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帝制的終結。

  “促成臨時政府定都南京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江浙聯軍光復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劉曉寧介紹,武昌是辛亥革命在諸次起義中第一個在省會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在此建都又曾是孫中山的主張。因而,當時到達武昌商議組建臨時政府的10多個已獨立省份代表,大多提議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首都設在武昌。但在作出這一決策之前,清軍大舉南下,屯兵江北,漢陽失守,武昌危急。就在此時,傳來了江浙聯軍于12月2日攻克東南重鎮南京的消息。

  在全國風起雲湧的反清革命浪潮推動下,當年11月組建的江浙聯軍,在向清軍重兵據守的南京發起進攻時,一舉奪取沿江炮臺,成功光復江北的六合、浦口,繼而又在江南的馬群、孝陵衛與清軍決戰,攻克紫金山要塞天堡城,致清軍全線潰敗,取得光復南京的決勝之役。

  光復南京,使困守武昌的各省代表為之一振。12月4日,代表議決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各省代表會議也遷至南京召開。12月27日,17省代表會議通過總統制議案,29日,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首任臨時大總統 開啟共和新紀元

  南京長江路292號“總統府”,曾是清末兩江總督署。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由滬抵寧,在此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組建南京臨時政府。自此,中國實現了推翻帝制,創立民主共和的偉大壯舉,開啟了歷史新紀元。

  見證這一重大社會變化的“總統府”,現今是展示南京深厚歷史文化的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步入總統府圓拱形大門,迎面一座重檐尖頂、廊柱聳立、開闊氣派的大堂,就是當年舉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的會場。徜徉其間,中山先生鏗鏘有力的誓詞言猶在耳:“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于國民。”

  據史料記載,1912年1月1日,孫中山乘火車從上海赴南京任職。下午5時抵達南京時,站臺上群眾的歡呼聲震耳欲聾,下關江面軍艦和獅子山炮臺的禮炮齊鳴。當晚,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上莊嚴宣誓,被授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印”。

  此後3個月內,孫中山組建了九部內閣,成立臨時參議院,具有共和政體雛形的南京臨時政府,先後頒布各項改革法令30余件。其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了國民的自由、平等權利及人身財產安全,初步構建了共和制國家的運作機制和民主政治基本構架,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今年9月28日,在總統府西花廳臨時大總統辦公室遺址舉辦的《孫中山與南京臨時政府》展覽,生動地展示了孫中山在主政南京臨時政府期間,以堅韌的意志和非凡的膽略,頂住北洋軍閥大兵壓境、革命黨人內部紛爭、財政嚴重匱乏、西方列強拒絕承認等巨大壓力,通過頒布政策法令,大力推行民主,廉潔吏治,除舊布新。在廢除留辮子、纏小足、穿袍褂、刑逼供、行跪拜禮等陋習弊政,改變社會風氣之際,推動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這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近發現的一批南京臨時政府珍貴文檔。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館長馬振犢說,這些文檔是他們在整理館藏北洋政府檔案時新發現的,共有兩個卷宗,約700條(件)。主要內容有孫中山簽署的大總統手令、總統府電報房收電文和臨時政府外交部文檔,較全面地反映了孫中山任職期間的政治、外交、軍事、內政、經濟等各方面的公務活動。其中6件大總統手令,涉及改革吏制、保護僑民等舉措,顯示了中山先生當年整頓吏治、安撫民生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皇帝發佈《退位詔書》,結束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統治。孫中山履行諾言,于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遞交大總統辭職咨文。15日,他率領臨時政府官員晉謁明孝陵,在總統府舉行民國統一大慶典。4月1日正式解職後,中山先生離開總統府,繼續為尋求中國民主富強之路探索奮鬥。

  忠魂長眠紫金山 先生回眸應笑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孫中山先生第一次來到南京,並由此與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結緣。卸任後,他在為革命四處奔忙中,又兩次造訪南京,最後一次是他魂歸金陵,長眠于南京鍾山風景區的紫金山。
 
  “孫中山的生前、身後,均與南京這座城市緊密相連,源於先生對其開創的共和偉業深情眷念,對未竟事業不懈追求。”南京鍾山研究會會長王鵬善說,孫中山在南京建國立業,踐行三民主義理想,因而對這座城市懷有深厚的情感。他生前在《建國方略》中精心描繪、規劃南京發展藍圖,並在實地考察紫金山時,表達了自己在“他日辭世時,願向國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軀殼耳”的心願。

  1925年3月12日,一生為革命奔波的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舉國哀慟。遵從他的遺願,宋慶齡、孫科等親屬在南京紫金山實地勘察,選定墓址。孫中山葬事籌委會向海內外徵集中山陵墓的建築圖案。經評審,榮獲首獎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鐘形陵墓圖案,以其莊嚴、簡樸、典雅,融匯中西建築風格的特點,以及形似自由鐘、寄寓孫中山先生臨終囑託“喚起民眾”的警世之意,被確定為中山陵建造方案。

  1926年春,由呂彥直主持的中山陵工程,在南京紫金山南麓動工興建。經三年建設,一座依山而築,雄偉壯觀,氣勢磅薄的中山陵園,卓然崛起。

  1929年5月28日,孫中山先生靈車由北平抵南京,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舉行孫中山奉安大典。當日,南京城成千上萬的民眾上街送靈,靈車隊伍綿延二三公里。沿途各省扎的祭靈牌樓有20余座。上午10時許,在各界代表伴隨下的孫中山靈櫬,啟運至陵墓祭堂,舉行奉安大典。孫中山先生從此在此安息,為後人瞻仰。

  中山陵經歷80多年風雨滄桑,現今保護完好,成為全球華人共舉的聖地。南京城也由當年“殘破荒涼”的古都,成為一個融“山、水、城、林”于一體,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生態文明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孫中山當年評價南京:“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當夫長江流域東區富源得有正當開發之時,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如今,孫中山的預言已成為現實。

  進入新世紀,南京將孫中山倡導的“博愛”思想,作為新時期市民精神的重要內涵:“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織就了“博愛之都”的新名片。

  孫中山曾提出南京應跨出老城發展,而今,南京已形成“一城三區”的城市發展新格局。近十年新建的河西新城區,以及東山、仙林、江北三個新市區,拓展城區面積400多平方公里,超過老城面積10多倍。

  “建設過江通道、設立工商業總匯之區、發展鐵路交通……”這是孫中山為南京設計的建設藍圖。不負先生厚望,南京已成為全國首個“軟體名城”、新興產業基地和國際服務外包城市;構建起由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過江隧道、地鐵、公交、航空組成的快速、便捷的立體交通網路;2008年,因成功治理秦淮河水環境,南京成為世界上首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特別榮譽獎”的城市;去年,又獲得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承辦權。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表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就是要突出“振興中華、民族復興”這個主題,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爭取更大作為,謀劃更燦爛的前景。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