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辛亥革命的搖籃,它不僅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緣起之地,更是清季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埋首研究辛亥革命足足30年的香港學者李金強,日前接受了中評社記者專訪。緬懷歷史,展望未來,他指出,孫中山先生深信國家統一才能興盛,分裂難有盛世。在辛亥百年的時刻,兩岸民眾共同緬懷孫中山具有特殊意義。
李金強畢業于臺灣師範大學,是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澳洲國立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近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海防博物館及孫中山紀念館榮譽顧問。1981年至今,他研究辛亥革命已有30年之久,期間發表多篇相關論文及著作,其中2008年出版的《一生難忘:孫中山在香港的求學與革命》是研究孫中山在香港活動的重要專著。
李金強教授對中評社記者詳細講述了孫中山在香港的事跡,以及香港在清季革命中的重要角色和貢獻。
孫中山在香港渡過一生最歡樂5年
孫中山在1883年至1892年期間兩次赴香港求學,在此渡過了8年青春,其中5年在香港西醫書院(即香港大學前身)攻讀醫科,並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他後來回憶說,這是他“一生中最歡樂的5年”。
1923年,闊別香港多年的孫中山重回故地,感慨地說,自己的革命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
為什麼呢?孫中山當時解釋說:“我于30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事絕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
“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之所以能孕育萌生,”李金強說:“關鍵在於他青年時期在香港接受官立英文教育及醫科專上教育,成為雙語精英,不僅具備現代知識和國際視野,還親眼目睹香港經歷西方文化洗禮後社會益見進步與優越,遂起而倡導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