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論:統一祖國 振興中華

  時間:2006-09-25 10:53    來源:     
 
 

 

——紀念辛亥革命七十週年
 
 
     

  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七十週年。

  七十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統治。

  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在於:它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獲得空前的大解放,為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主革命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但是,在帝國主義的支援下,袁世凱竊奪了革命的勝利果實,辛亥革命因而未能改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命運。此後,孫中山先生不屈不撓地繼續奮鬥,他的革命思想也在不斷發展。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提出“以俄為師”的口號,並指出革命目的不僅在打倒軍閥,“尤在推翻軍閥賴以生存的帝國主義”。他接受了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毅然決定改組國民黨,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實現了國共的第一次合作。孫中山先生緊隨著時代前進,為革命理想奮鬥終身的偉大革命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它將激勵著我們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奮勇前進。

  孫中山先生於1925年3月12日不幸逝世。中國共產黨肩負起孫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業。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進而轉入社會主義。

  從辛亥革命到現在,七十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孫中山先生和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所追求的革命理想不僅實現了,而且大大超過了。備受欺淩的“東亞病夫”奮起抗擊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爭得了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完整,昂首挺胸站起來了。“一盤散沙”,四分五裂,面臨帝國主義瓜分危險的中國,在大陸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形成和發展了五十多個民族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幾乎是一片廢墟上,各族人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發揮艱苦創業的大無畏精神,曆盡千辛萬苦,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永遠結束了那種乞求帝國主義、仰承洋人鼻息、使國家經濟命脈掌握在外國資本家手中的半殖民地的可恥可悲的局面。我們消滅了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罪惡制度,消除了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做到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天下為公”,已經不是理想,而是現實了。我們建立和鞏固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權,實現了孫中山先生所說的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政治。十億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社會的主人。我們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現在我們正滿懷信心地邁著更穩健更強勁的步伐,向著現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這宏偉目標前進。

  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真正的繼承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辛亥革命發展的碩果。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面臨三大任務:一個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一個是反對霸權主義、保衛世界和平;一個是實現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統一大業。這三大任務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孫中山先生在遺囑中提出,緊迫任務之一是國家統一。現在這一任務還未完全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還分離著。孫中山先生生前一直非常關心臺灣同胞的命運,曾三次去臺灣進行革命活動。如果我們這一代人能夠實現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統一大業,我們就不僅可以告慰于辛亥革命的先烈,告慰于孫中山先生,而且可以加速全國包括臺灣的經濟建設,有利於遠東和世界和平。這是造福于子孫後代的大事業。

  為了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統一大業,我們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做了許多工作。十天前,葉劍英委員長就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問題發表了談話,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葉委員長提出的九條方針政策,體現了全國人民包括臺灣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也充分考慮到臺灣當局的處境、利益和前途,是我們根據現實情況提出的切實可行的方針,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決策。這些方針政策,已經得到人民群眾,包括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的熱烈擁護,在國際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支援和高度的評價。國際輿論認為,葉委員長的建議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積極的”建議,是“大仁大義的聲明”,“為和平統一鋪平了道路”。這些方針政策,應該可以打消各種疑慮。臺灣當局曾一再申明,只有一個中國。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可以坐下來商討呢?有問題可以談判嘛。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統一大業,是勢不可當的歷史潮流,是十億人民的人心所向。希望臺灣當局遵從孫中山先生“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遺教,以國家根本利益為重,以民族大義為重,作出積極的響應。實現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統一大業是中國人民的神聖使命,誰為之作出貢獻,人民會感謝他,歷史會銘記他。希望臺灣當局捐棄前嫌,為儘早實現民族大團結作出貢獻。

  炎黃子孫團結起來,為實現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統一大業,實現振興中華的宏圖,為列祖列宗爭光,為子孫後代造福,努力奮鬥! (1981.10.09《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