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范:繼承孫中山遺志 促進祖國統一

  時間:2006-09-25 13:26    來源:     
 
 

 

——紀念辛亥革命八十週年
  
     

  辛亥革命已經80週年了。80年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民主革命。我親眼目睹了80年的風雨變化,先受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和不斷進步的革命精神的影響,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又受中國共產黨的幫助與支援,建立了長期合作、風雨同舟的親密關係。我是辛亥革命80年以來戰鬥歷程的見證人,回顧往事,感觸頗深,主要有如下三點: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繼續和發展。

  辛亥革命雖然是中國人民的一次偉大勝利,但是它沒有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偉大任務。孫中山先生自己說過:“革命主義未行,革命目的未達,僅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直到他逝世,他一生奮鬥40年所嚮往的“強盛獨立之中國”,不能及身親見。歷史實踐充分證明:在帝國主義時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軟弱的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革命到徹底勝利。

  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只有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才能擔負起領導人民徹底改造中國的歷史重任。毛澤東主席指出:“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並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揚了辛亥革命的精神,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鬥爭,終於徹底完成了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並把它推向前進,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展開了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完全實現了孫中山先生嚮往的“強盛獨立之中國”的理想。孫中山先生的光輝預言,“舉西人之文明而盡有之,即或勝之”也必將實現。

  二、社會主義是辛亥革命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一個偉大的歷史功績。新三民主義的各項主張,在基本原則上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主義綱領一致,符合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要求。這一革命,一方面替資本主義掃清道路,一方面又替社會主義創造前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一步把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銜接了起來;新民主主義革命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歷史證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政治、組織、思想、經濟等各個領域為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創造了條件,它的前途只能是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取得了全國的勝利,是社會主義救了中國,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三、弘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和不斷進步的革命精神,在今天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孫中山先生致力於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經歷了40年的漫長、曲折道路,在國內外複雜的形勢下,能夠站在時代潮流前面,“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百折不撓,奮鬥始終,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盡了畢生精力,直至他在生命垂危之際仍頻呼:“和平、奮鬥、救中國。”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弘揚他的愛國思想和不斷進步的革命精神,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現實歷史意義。

  當我們紀念辛亥革命80週年的時候,值得高興的是,自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以來,臺灣海峽兩岸的形勢不斷趨向祥和,兩岸民間來往迅速發展,各種交流日益頻繁,“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已經成為兩岸同胞的共識,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強大生命的凝聚力,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但是,當前臺灣局勢正處於重大變化之中,“臺獨”思潮有蔓延之勢,其活動愈來愈猖獗,公然勾結外國敵對勢力,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已經成為臺灣省內的心腹之患,而且使祖國統一的進程受到阻礙,這是中國人民所絕對不容許的。回顧當年孫中山先生就已經指出:“……第一點就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這確實是一針見血的看法。今天“臺獨”的行為,就是當年軍閥的行為,也是漢奸、賣國賊的行為,必將遭到全國人民,包括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唾棄,為時代潮流所淘汰。希望他們審時度勢,丟掉幻想,及早懸崖勒馬,不要玩火自焚。臺灣國民黨當局在紀念辛亥革命80週年之際,尤應遵循孫中山先生的遺教,放棄敵視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大力遏止“臺獨”勢力,及早回到孫中山先生開闢的國共合作的道路上來,為國家、為民族、為自身、為子孫後代著想,接受中共中央江澤民總書記“七一”講話的建議,迅速派出代表與中國共產黨進行直接接觸商談,逐步達成實現祖國統一的原則協議,攜起手來,共同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奮鬥。(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原載于1991.10.10《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