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老人談辛亥(十) :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先生

  時間:2006-09-22 11:17    來源:     
 
 


 
    
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先生
 
喻育之

  從辛亥革命之後到中山先生一九二五年北上談判,我很榮幸地曾多次見到中山先生,或聽演講、或當面接受教誨。距今雖已六、七十年,而先生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
    
  我在辛亥起義前,考入武昌的湖北陸軍測繪堂,並加入了共進會.當時測繪學堂加入共進會者,有方興,李西屏、王經武、胡聯僑、閔燮卿、李南星等共百餘人。從那時起,我開始看到一些傳播革命思想的書刊,如《楊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猛回頭》、《警世鐘》、《湖北學生界》等,從而萌發了反清革命思想,以後進一步閱讀同盟會“驅除按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和孫中山先生的一些演講記錄和文章,開始樹立了對中山革命學說的信仰。
    
  辛亥首義那天,我和測繪學堂的革命同學一同進佔楚望臺,控制中和門,隨後又參加了陽夏之戰。軍政府成立後;設立了湖北測繪局,朱次璋為局長,我和范義使、尚鳴鶴、李南星等為局員。 
    
  一九一二年四月,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應黎元洪邀請來到武漢,據隨行的胡漢民說:中山先生那次來武漢有三大感情:一是調查戰績,憑吊忠魂,即對於武漢革命軍人的感情;二是傷痛瓦礫、督促建築,即對於武漢商人的感情;三是哀念流離,撫卹瘡痍,即對於一般國民的感情。
   
  四月十日,湖北軍政界在武昌黃土坡舉行歡迎大會,參加大會的約三百人.我懷著萬分崇敬和思慕之情,參加了這次大會。孫中山先生身著長袍馬褂,神采奕奕地來到會場。隨同的有章太炎、居正、龐青臣、谷鎮秀、程明超等。
    
  這天,我感到非常幸福,全神貫注地聆聽中山先生的演說。先生首先說明這次革命是國民革命,是為國民大多數謀幸福,凡事應以國民為重。軍人與政府官吏,不過是國家的一種機關,目的是為民眾辦事。
    
  中山先生在講述共和與自由的真諦時說:共和與自由。是為人民全體而講;非為少數軍人和官吏所講.官吏與軍人。是人民的公僕,受人民的供應。倘此類少數人藉口共和與自由,破壞紀律,國家機關即不能統一、機關不能統一。_必然事無專責,形成一盤散沙:又何能為國民辦事? 
    
  先生在解釋他辭去臨時大總統職的原因時說。“這次解職,外間傳說是功成身退,此實不然。身退誠有之,功成則未也。我之解職有兩個原因:一在速享國民之自由;二是盡瘁于社會上的事業;我國種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俱已成功,唯社會革命尚未著手。在未統一以前,政治軍事皆極重要;而統一以後,重心應是社會問題,所以社會事業,在今日非常重要”。
     
  最後,中山先生著重地闡述了“功不必自我成,名不為自我居。”這兩句話對待個人功利問題,真是涵義無窮,發人深省。
我記得很清楚,被譽為中國“國學大師”的章太炎先生幾次用雙手拍著大胯,稱讚不已。
   
  這是在武漢我第一次見到中山先生的片斷記憶,以後我曾在上海數次謁見先生。


(來源:湖北電視臺網站)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