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100年前,廣州“三·二九”起義的槍聲,引領了辛亥年起義的風起雲湧。
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為發端,到大革命時期國共第一次合作從廣州出發的北伐,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農民運動等等,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讓這座城市成為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也為廣州留下了豐碩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文化遺產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敢為天下先,就是為了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勇於探索,勇於獻身。這座城市,正在踐行著這一使命。
浩氣長存天地間
9月5日,廣州市先烈中路車水馬龍。喧囂之中,一座掩映在翠綠松柏之間的灰色花崗岩石坊靜靜佇立,上面鐫刻著中山先生題寫的“浩氣長存” 四個金色大字。
長長墓道盡頭的崗陵之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靜臥古榕蒼松之間。
辛亥年4月27日(農曆3月29日)的廣州起義(也叫黃花崗起義),一晝夜血戰,不幸失敗,同盟會骨幹成員犧牲百餘人。革命人潘達微冒死出頭奔走,收殮烈士遺骸72具叢葬于城東紅花崗。當年11月,廣州人民大規模公祭烈士,之後愛國人士和華僑捐款興建陵園, 改名黃花崗,取黃花晚節之意。
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中,孫中山先生憑吊:“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這是對廣州起義的一次重要評價。
已知的參與黃花崗起義的烈士,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為理想、革命和中華民族的未來,不顧個人安危,走上了革命的最前線。除了可以查到姓名的“七十二烈士”,無名無姓者不計其數。
黃花崗烈士陵園負責人告訴記者,高大的紀功坊兩側各矗立著一根折斷的石柱,這象徵著國家痛失棟樑之材。
而今在廣州市民熟知的先烈路,原名其實叫沙東街,1921年正式改名先烈路,就是為了紀念“七十二烈士”。
順著先烈路向南,不遠就是農林下路。黃花崗烈士嚴確廷的孫女嚴慕儀原來是農林下路小學的校長。她每年都會帶自己的學生到這裡祭掃,講述孫中山和“三·二九”起義的故事。
烈士理想映現實
順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辛亥年戰鬥的軌跡,還有兩處重要遺址。
廣州地鐵一號線烈士陵園站一齣來,就看到火紅的鑄鐵圍欄之中,一處綠意青蔥的園林,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建的陵園。
陵園西側,廣東咨議局的乳白色倣羅馬式小樓,是辛亥“三·二九”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暴屍之地,也是辛亥革命勝利後廣東宣佈獨立的地方,更見證了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
辛亥百年祭,從春天到入秋,辛亥烈士後人陸續來到黃花崗拜祭先人。訪問中,包括孫中山曾侄孫孫必達、黃興的長孫黃偉民、尤列的曾孫尤迪桓等辛亥革命後人不約而同關心著同一個問題:如何讓年輕人認識和思考這段歷史?
孫中山先生當年也曾向青年發出向烈士學習的號召:“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來服務”,“這種替眾人來服務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
先人戰鬥的故地,激勵著無數辛亥後人。今年3月29日那天,黃興烈士的長孫黃偉民首次來到小東營,他感慨萬千:“父親生前經常給我講述小東營的故事,說祖父拿著槍,帶領他和上百位英雄從這裡開始一路殺敵……我做夢都在想像小東營的樣子”。
小東營,在廣州市越秀區的越華路。榕樹和紅棉的相互映襯下,一座被高樓所簇擁的青磚大屋,就是“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
而今,小東營所在的街頭巷尾,生活著殷實的廣州小康人家。人民的幸福正以最自然的方式延續,烈士的理想正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