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炎帝神農生於厲山的典籍記載。春秋《國語·魯語上》記載:“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東漢鄭玄注《禮記·祭法》說:“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烈山氏。”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神農氏起列山,謂列山氏,今隨厲鄉是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二記載得更為詳盡:“漻水北出大義山,南至厲鄉西,賜水入焉。水源東出大紫山分為二水,一水西逕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雲是神農所生處也,故《禮》謂之列山氏。水北有九井,子書所謂神農既誕,九井自穿,謂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則眾井動。井今堙塞,遺跡仿佛存焉。亦云賴鄉,故賴國也,有神農社。”北宋《太平禦覽》也記載:“縣西北二百三十里厲鄉,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禮》所謂列山氏也。”經專家考證,書中所說厲鄉就是今天的隨州市厲山鎮。
相傳,炎帝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農耕;首創醫藥,為民療疾;日中為市,互通有無;削桐為琴,練絲為弦;精作陶器,冶制斤斧;治麻為布,製作衣裳;相土擇居,造屋建房;墾渠鑿井,澆灌農田,開創了璀璨的中華農耕文明,因而被推奉為華夏始祖,一直被歷朝歷代所敬仰和尊重。尤其是漢代以來,炎帝神農氏被尊崇為三皇之一的地皇,其祭祀活動越來越多,三皇廟幾乎遍及全國漢民族居住地。
有專家考證,最遲在夏朝就有了祭祀炎帝神農的活動。據春秋《左傳》記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劉昭在《後漢書·禮儀志》注中引《舊漢儀》雲:“春始東耕于籍田,官祀先農,先農即炎帝神農也。”以後歷朝歷代都有祭祀先農活動,北京的先農壇就是明清時期朝廷祭祀神農的重要場所。每年仲春亥日,皇帝必親臨祭祀神農,行禮完畢,還要舉行親耕儀式,形成一套完整規範的禮儀制度。
隨州市厲山鎮作為炎帝神農故里,祭祀炎帝神農活動由來已久,至遲可上溯至南北朝時期。《水經注》中記載:在厲山設有“神農社”,有社就必定有社祭。南朝宋《荊州記》記載:“汲一井則眾井水動,即以此為神農社,年常祠之。”由此可知,到這一時期,祭祀活動已經是常態存在了。
隨州市厲山鎮對炎帝神農的祭祀活動,最初多由民間自發興起。清同治《隨州志》記載:“民於此立社,號神農社,年常祀之。則其由來久矣。”清朝詩人儲嘉珩《厲山》詩:“有功則祀之,祭法天所許,至今神農廟,年年賽村鼓。”描述的就是長期以來民眾在神農廟祭祀炎帝神農時的盛況。清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隨州籍商人胡興普開始主持民間祭祀活動,歸納總結出一套成熟的祭祀儀程。並通過非家族性的師徒口授傳襲,綿延至今。其第九代傳人甘清勇,現居住隨州市厲山鎮,自1991年以來,一直參與官方祭典活動並多次擔任主祭。
受民間定期舉行祭祀活動的影響,官方的祭祀活動也逐漸興盛起來,而隨州地區歷屆主政官員對神農洞、神農廟等祭祀場所均多有修繕。據《隨州志》記載:“弘治四年,知州楊憲易以冕服。嘉靖十年,知州范欽率民修殿宇。萬曆末,知州王納言重修”。後因戰火頻仍,官方祭祀活動時有中斷,但民間祭祀一直沿襲下來。
1949年以後,官方的祭祀活動再度中斷,僅民間有少量的祭祀活動。
1987年11月,美籍華人周共·王德樵遠渡重洋,將保存在美國華岡博物館的始祖炎帝神農畫像贈送給厲山鎮政府,表達了海外華夏子孫尋根謁祖的熱切期盼。1988年,原隨州市委、市政府在厲山九龍山修復建成了神農牌坊、神農橋、烈山牌樓、碑苑和功德殿等20多處紀念性建築,並於1991年開始,在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恢復了謁祖祭典活動,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了“首屆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節名。此後,每年的炎帝神農誕生日(農曆四月二十六),隨州市人民政府和風景區都要舉辦規模大小不一的謁祖祭典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9屆。除政府組織的祭典活動外,平常和大年三十也有很多民眾在神農洞前燒香許願,進行民間傳統的祭祀活動。
2009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舉辦的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盛況空前,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新聞媒體競相報道,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烈山宗親會,每年都組團到隨州謁拜祭祀先祖,並提議將世界烈山宗親總會設在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