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基本權益得到了保障,即使物價一定程度上漲也不會造成恐慌。”全國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陳忠林昨日說,政府應加大對基本社會保障的投入。他將就此寫出議案。
“政府要加大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力度,為物價上漲‘減震’。”陳忠林說,雖然政府可以通過宏觀調控手段平抑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是市場機制調節的結果,解決物價上漲問題的根本還是市民的生活要得到保障。
他說,社會保障制度是政府社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涉及千千萬萬的社會成員的生、病、死、殘等。“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成員基本權益的保護傘,也是經濟列車高速運作的‘減震器’。”
“人們的基本權益得到了保障,即使物價一定程度上漲也不會造成恐慌。”陳忠林說,政府應該加大對醫療、教育、社保等基本社會保障的投入,使居民樹立正確的心理預期,這樣物價上漲就不會打亂居民的生活秩序,影響其生活品質。
加大社保制度建設
“各個行業應該加強行業自律,不能擅自哄抬物價。”陳忠林說,比如副食品價格全面上漲給老百姓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所以食品行業要加強價格自律,杜絕一些不法經營者趁機違法漲價。
陳忠林說,自物價上漲以來,個別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協調價格,有的企業相互串通、合謀漲價,個別經營者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引發個別地區不明真相群眾排隊搶購。種種行為不僅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更破壞了行業形象。經營者們應該團結起來,決不相互串通、合謀漲價,自覺抵制各種亂漲價行為,保障市民生活能有序地進行。
陳忠林認為,平抑物價切不要低估行業作用。如重慶餐飲行業一年的營業額達200億元,同時涉及上百億元的農產品等原輔材料。如果餐飲行業管好了,就會給物價帶來“利好”,否則,對物價的影響不可低估。
強化行業自律
加強市場價格監管 “要依法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價格違法違規行為。”陳忠林說,在平抑物價時,必須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政府應組織價格主管部門加強市場巡查,對亂漲價案件和破壞物價穩定的不法分子,要依法從快從重處理。
記者 譚柯 實習生 李婷
新聞背景
國家統計局2月19日公佈,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7.1%,為1997年以來月度新高。1月份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8.2%,其中油脂價上漲37.1%,肉禽及其製品價上漲41.2%,豬肉價上漲58.8%。在我市,與去年12月相比,1月份麵粉、糧食製品價格分別漲4.9%、6.8%,豬肉價漲4.8%,牛肉價漲5.5%。
來自學界的預測顯示,2月的CPI漲幅將會比1月份的7.1%更高。22日,中國央行發佈的2007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認為,CPI漲幅在上半年仍然會維持在較高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