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現代農業,首先要為農民做好社會化服務
記者: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您認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最關鍵的是什麼?
周聲濤: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就是為了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
當前,強調生產多些,對流通重視得不夠,對社會化服務重視得不夠。隨著實際情況的不斷變化,在家庭聯產承包作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我們根據農民意願,注意整合,搞適度規模經營,但不論是家庭承包,還是規模經營,都對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老人婦女在家種地,不搞好社會化服務,農業增產確實很難。
我們要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比如,農資經營網路,不僅為農民提供質優價廉的化肥農藥,杜絕假冒偽劣進入市場,還要提供種子、測土施肥、配方用藥、技術推廣等服務。
在做好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後社會化服務的同時,還要幫助農民把生產出來的東西賣出去、賣出好價錢。把千家萬戶的農民組織起來,進入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發展專業合作社,改變分散經營的農民在市場中的弱勢地位,龍頭企業和農戶對接,地頭與超市、餐桌對接,不斷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進而實現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