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一旦轉型成功,中國經濟將更健康更可持續。作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中國的成功轉型對於全球經濟而言亦是大利好。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外需疲弱,中國意識到過於依賴出口和投資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觀察家注意到,中國把擴大內需,尤其是居民消費,列為“十二五”時期轉變增長方式的重點,並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消費放在投資和出口之前,提出“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
中國計劃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提高百姓消費能力,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繼續增加政府用於改善和擴大消費的支出”“合理調整稅率結構,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社會保障”。
中外企業家已用增加投資、擴大投資版圖的舉動,對中國發展前景投下信心票。奢侈品、高檔車製造商加緊在中國“攻城略地”,事實證明,正是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扭轉了如通用汽車等企業的頹勢。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亦把中國視為最重要的市場。“如果我們連大本營都丟了,還談什麼國際化?”
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謝伏瞻說,中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每人平均消費水準較低,擴大內需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將開闢廣闊的內需空間,而內需的擴大將給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