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強環境保護,著力解決重金屬、飲用水源、大氣、土壤、海洋污染等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推進生態建設,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每年吸引著眾多中外遊客前往,生態環境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海南如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全國一流的生態環境?3月7日,記者就這一話題採訪了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代表。
記者:早在1999年海南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省的目標,十幾年來,海南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海南如此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其背景是什麼?
羅保銘:現在每年有超過3000萬人次的遊客來海南旅遊,海口、三亞有六七成的商品房為島外人士所購買,為什麼?就是因為海南有陽光沙灘、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有一流的生態人居環境。如果沒有這些,海南就沒有賣點、沒有看點、沒有吸引力了。所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海南科學發展的核心要素,直接關乎海南的可持續發展,關乎海南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關乎海南能否建成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和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我們深刻體會到,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關鍵要素。隨著人類對地球的開發,像海南這樣好的生態環境會越來越稀缺,在市場配置資源和人們追求幸福指數的背景下,海南生態的健康價值、市場價值巨大,未來升值空間也是巨大的。因此,保護好海南的生態環境,在我看來,怎麼強調、怎麼為之付出都不為過。
記者:近年來,海南在生態省建設上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效?
羅保銘:這幾年我們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指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積極探索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推進的有海南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我們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堅持把海南島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根據環境承載能力,明確優先開發、重點開發、限制及禁止開發區域,分區分類佈局生態功能和產業發展方向。嚴把上項目的源頭關口,上項目決不降低環保門檻,如果開發水準和能力不高,寧可不開發,也決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指標而破壞了生態、丟了長遠發展的本錢。
生態省建設10多年來,海南省人大和省政府一共出臺了61項有關地方法規和政府規章。通過財政、社會和企業等多渠道投入環保的資金達到了260多億元。率先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每年投入2.7億元用於中部山區生態補償。從2007年起用3年時間新造海防林16萬畝,築牢了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環島綠色屏障。從2008年起用三年時間建成了覆蓋全省主要城鎮的垃圾污水處理體系,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86%和71.6%。完成了“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全省所有燃煤電廠基本完成脫硫改造,迴圈經濟也得到了較快發展。過去的5年,海南經濟以年均13.1%的速度增長。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海南森林覆蓋率每年增長0.8個百分點,現在已達60.5%,大氣、河湖和近海水體品質達到全國優良標準,生態環境繼續保持了全國一流水準。
記者:國際旅遊島的建設已經在海南掀起新一輪開發熱潮,在這種背景下,海南一流的生態環境怎樣才能得到保護?
羅保銘: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深入推進,海南開發建設的強度勢必加大,發展和保護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加強生態保護顯得更為緊迫。在新形勢下,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強化全島人民的生態自覺,絕不拿海南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去博取一時的發展一時的政績。我們將繼續優化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集約發展低排放、低能耗、高技術、高效益的新型工業和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熱帶特色生態農業和海洋經濟,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
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抓好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年復一年、一以貫之地實施下去,海南不僅會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的示範區,成為中外遊客追求養生、健康的綠色家園,“綠化寶島”將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