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向來以所謂的“民主制度”為傲,但西方民主程式之下的公共政策決策品質,常常讓人不敢恭維。臺灣《旺報》發表文章稱,近來,公務員18%優惠利率爭議決策急轉彎、二代健保棄守及“五都”升格引發的亂象,再再曝露臺灣決策品質的粗糙與不科學。
日前,“立法院”修法恢復部分公務員18%優惠利率,“考試院”在政策提出前並未整合共識,“立法院”修法也未真正辯論,最後遇到社會反彈時,馬英九隻能匆匆急轉彎。而影響全民健康甚巨的二代健保,定案版本完全喪失“二代精神”,僅對非經常薪資收入加收2%保費,雖略有溢注但仍無法補足健保財務缺口,既不“公平”離“財政”目標也很遠。“五都”升格亦然,由馬英九原先規劃的“三都十五縣”到“五都”,沒有人說得出所以然。臺北縣和高雄縣市、臺南縣市的升格或合併升格,除了選舉考慮,似乎很難說服民眾為何是“五都”而不是“三都”或“四都”。
去年一整年,由年初的《地方制度法》修正規劃“五都”升格,到年底的“二代健保”草案,無一不是關乎臺灣社會的重大事件,但回顧這兩項公共政策的內容與過程,皆是草率有餘、專業不足。我們甚至可以將這樣的決策流程歸納出有幾個特點,一是缺少完整規劃:“五都”業已升格,但關係“五都”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公共債務法》與《行政區劃法》尚無配套,無論財政收支、舉債上限,或者是行政區劃調整等,均沒有確定法源,可謂奇特的臺灣現象。
二是民粹導向、棄守專業:例如健保財務虧損巨大,臺灣需要一個公平且合理的健保制度,應無疑義,但健保改革由費率、費基到保費計算,皆無共識。最後學者專家的意見往往束之高閣,反而是民粹壓力和“立委”的常識性意見佔上風。類似例子不勝枚舉,如此決策流程,反映臺灣當局的選票考慮特性,而且事先無法有效整合各部門,又缺少政策方向的中心思想,以致重大的公共政策決策,總是淪為各方利益妥協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