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將於4月14日至16日在博鰲舉行,本屆論壇以“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為主題,這與我國“十二五”規劃中“兩個同步”是暗合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4月6日接受新華網海南頻道專訪時對此做出解讀,他認為,“民富優先”是包容性增長在中國的具體體現,是當代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的一個正確路徑,是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一個重要的戰略性選擇。
遲福林認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實質發生了變化,不是簡單地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而是由經濟總量的發展導向轉向國民收入的發展導向,即是由“國富優先發展”轉向“民富優先發展”。
遲福林解釋,致使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改變有三大原因,首先,在過去30年的發展當中,我們實行“國富優先”迅速把國家經濟總量做大,解決了我們國家投資力太低等比較困難的問題,加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這些年國家財政的增長速度快於城鄉居民收入的實際增長速度,在國家財力明顯增強的前提下,中國是時候實行“民富優先”發展了。
第二,中國現階段收入差距、貧富差距等比較突出的客觀問題要求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改變。過去 30年期間中國以發展國家生產力為主,老百姓消費能力的增長低於國家消費能力的增長,不可避免地出現貧富差距擴大,而且到了現階段貧富差距成為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專家預測,我國的經濟系數已經達到或者已經超過0.5,到了很危險的地步。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在一定限度、一定時間內容忍一定程度的貧富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是有限度的,因此要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來調和貧富差距問題。(黃丹 紀驚鴻 梁磊)
第三,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外部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要求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改變。也就是說,外部市場的萎縮可能是中長期的趨勢,中國拉動經濟就要靠拉動內需,而在內需當中主要是靠居民消費,因此“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了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
那麼,如何擴大居民消費?遲福林認為,這就要求老百姓有比較好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預期,那麼就要解決老百姓兩個實際問題。第一,實際收入應當和GDP至少是同步,甚至略快於GDP的增長;第二,確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法律制度保障,老百姓才能有好的消費預期。
遲福林說:“國富、民富都很重要,問題是在什麼情況下確立什麼樣的發展導向才能達到民富國也富,國富民更富,這才是我們的目標。所以在今天,我們從投資型大國轉變為消費型大國,從投主導轉變為消費主導,建立消費型經濟主體,靠自身內生增長拉動中國未來二三十年的持續增長,就是民富優先。”
關於“民富優先”對中國的意義,遲福林認為,“民富優先”是包容性增長在中國的具體體現,是當代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正確路徑,是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一個重要的戰略性選擇。因為它可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釋放老百姓的消費能力,還可以解決公平發展、持續發展。這就使得中國未來二三十年的經濟增長有了一個最重要的支撐點,如果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還能保持公平可持續的發展,對中國、對亞洲、對世界應當會有影響,前景是非常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