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2010年11月23日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科學與媒體對話——嫦娥二號衛星探月”活動。由三位科學家于登雲、黃江川、劉建忠,就嫦娥二號衛星探月工程,與媒體記者展開精彩對話。
中國科協領導欒恩傑介紹最新情況。
于登雲,男,1961年11月生,邵陽綏寧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
1981年畢業于綏寧一中,同年以全縣高考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系,後轉入力學系,1985年大學畢業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太學院,獲固體力學碩士學位,1988年進入原航太航空部,一直工作至今。
1991年,被破格評為高工;1993年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十佳科技青年稱號;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破格晉陞為研究員;1995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994年起擔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1部研究室副主任;1998年7月任501部常務副主任,國家863某專家組組長。
2001年4月任東方紅四號衛星大平臺指揮,神舟飛船系列研製者之一及501部指揮;2001年起先後擔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專業技術部部長,院長助理,副院長,總工程師,中國東方紅衛星公司總經理;現任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航太部和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
黃江川,男,1982年7月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于哈工大微特電機及控制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6年8月被分配至502所工作,先從事慣性姿態敏感器研製工作,後又參加控制系統技術總體工作,歷任設計師、主管設計師、副主任設計師,主任設計師。
2004年任嫦娥一號衛星型號副總設計師。現為國防科工委航太控制制導和測控系統標委會成員、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可靠性專家組成員和嫦娥一號衛星軟體專家組成員。
2006年獲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00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兩項、三等獎1項。
劉建忠,男,博士,研究員,1968年10月24日生於內蒙古四子王旗,1986年9月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地質係礦產勘查專業,1990年6月大學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學士學位論文《內蒙古興和石墨礦礦床特徵及成因探討》獲首屆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比一等獎。同年被免試推薦為本院岩石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劉喜山、李樹勳兩位教授的指導下從事岩石變形變質機制和動力學及其與金礦成礦關係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3年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遼寧阜新早前寒武紀變質雜岩的變質變形及岩石/流體的相互作用》。並於同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岩石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在盧良兆教授的指導下從事變質動力學與岩石高溫高壓實驗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畢業並獲理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賀蘭山北段早前寒武紀孔茲岩係變質動力學與脫水熔融實驗研究》。
1996 年11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在歐陽自遠院士的指導下從事地球化學與大地構造以及月球與天體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0年1月研究期滿出站留所工作,于2000年1月通過研究員任職資格的評審並被聘任為中國科學院創新基地內的研究員。
2002年7月因工作需要調動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至今。
目前任我國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已發表科研論文60余篇,其中SCI和EI論文15篇,參與編寫專著2部。
200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後。
2002年獲第10屆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