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文風是黨風重要組成部分 改文風首先領導要改作風

時間:2010-06-30 13:39   來源:解放軍報

  文風問題既是老問題,更是新問題。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延安整風的三大任務之一就是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文風是黨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央一再強調改進文風,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大力倡導清新文風並身體力行,即使是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講話,都力求用語質樸,如“不折騰”一詞,就是群眾口頭語;“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也十分生動。一段時間以來,在理論研究和工作指導上,好文章大量涌現,精品迭出,但文風不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還有相當的平庸之作、無用之作、重復之作。可謂言之無物,長而空;言之無據,虛而假;言之無文,呆而硬。

  文章歷來被認為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文風的好壞,絕不單純是寫文章、講話的風格問題,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關係到方針、決策的貫徹落實,同時也體現對群眾的態度與感情。而人民群眾也是通過文風洞悉黨風、看待作風,進而決定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從端正黨風的高度來認識改進文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培養生動活潑的馬克思主義文風而躬身實踐。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長篇大論,本來三五分鐘就可以講明白的事情,非要講上三五十分鐘。這些領導總怕寫短了,講少了,體現不了重視,顯示不了水準。對此有人不無幽默地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來講話。”因此,改變文風首先領導要改變作風。毛澤東同志寫的《為人民服務》等“老三篇”,都是一兩千字的短文,但字字珠璣,言近旨遠,成為傳世經典。好的文章、好的講話不在長而在精,在於能解決思想問題。

  改進文風要向群眾學習。群眾是真正的語言大師。但是,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歡沿襲習慣思維,似乎身為官員,就理應講官話,講群眾的話會讓人覺得不成體統。其實,在很多時候,民間的大白話遠比官話精彩,也更貼近民意。如2009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頤和園同華僑交流時說:“我們都希望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讓我們一起繼續來打拼!”“打拼”是地道的群眾語言,很生動,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可見,群眾語言最有激情,最有感染力。

  文章和講話不僅反映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也體現其學養。許多名家大家寫起文章來,往往思接千載,妙語如珠。這都是以豐富的知識作底蘊的。有些人的報告、發言,報刊上發表的文章,要麼是故弄玄虛、晦澀難懂的概念、術語,要麼是誰都知道的套話、空話。更有一些人,開什麼會都要別人寫稿子,離開了稿子“不會說話”。這種現象除了怕說錯話和外行話,更多原因是知識能力不足。因此,改進文風,需要以深厚的知識修養為支撐,用博學多思拓展思維,錘鍊語言。

  文風好不好和上級抓不抓有很大關係,領導幹部身體力行,帶頭寫短文,講短話,下級就會自覺仿傚。同時還要規定講話、作報告的時間,規定各類文電、材料的字數;對一些言之無物的報告、彙報等官樣文章,該喊的就要喊停。另外,要營造敢講真話、允許講錯話的氛圍。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講空話、套話,是因為空話、套話講起來安全、保險。因此,要讓領導幹部講真話不講套話,前提是允許他們講不準確的話乃至錯話,只有“言者無罪”,大家才會“知無不言”。(作者:張文忠)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