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遭受嚴重旱災,給民生帶來巨大創傷。如果說汶川地震瞬間山崩地裂,是一種急性發作,旱災則可說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災難,是週期較長的慢性發作。因為是慢性,所以影響可能更大、波及可能更廣。事實上,即使遠隔千里,我們也已經能在生活中慢慢感覺到旱災的影響:買菜,蔬菜的價格隨行就市,有所增長;買花,花卉主產地雲南的災情,讓價格相對上升;甚至是股市中的抗旱概念股,也應為災情而得到特殊關注。
這種情況,凸顯出現代社會緊密的“一體化”。在交通、通訊、資訊都如此發達的時代,讓人對“牽一髮而動全身”有著更為切身的體驗。“船大好耕浪”,社會的“一體化”,能夠增加抗風險能力,但也要求組成社會的每一部分,承擔起自身之外的責任。從這個角度看,全國上下齊心的抗災救難,全社會共同的守望相助,不僅是講政治、講道德,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更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現實需求。
讓人欣慰的是,面對大旱,除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積極行動之外,屢次奏效的救災“中國模式”,也迅速啟動起來。國家防總啟動抗旱Ⅱ級應急響應、財政部安排特大抗旱補助費1055億元,水利、農業、國土、氣象、科技……各種專家組、工作組,一批批下到旱區,胡錦濤主席也要求當地駐軍“積極投身抗旱救災鬥爭,為打贏這場硬仗做出更大貢獻”。
然而,也有遺憾,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如汶川地震之後那樣眾志成城、全民救災的景象。可能是因為“慢性”的、持續的災難,讓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其嚴重性;也可能是因為慈善機構和組織還沒有行動起來,暢通民眾參與救災的途徑;還有可能是因為受災地區太大、人口太多,讓民間力量不知從何做起……
這種種情況,使得抗旱救災中的社會聯動,還稍顯薄弱。但我們要看到,公眾中蘊藏著抗震救災的巨大力量。媒體報道,有“驢友”正倡議背水進入災區。但種種限制,也使得這樣的倡議難以實現。如何把這樣的熱情激發出來,並使之成為有序的、有效的救災活動,從而形成“一體化”的抗旱救災,還需政府相關部門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
回望過去,無論是雨雪冰凍災害還是汶川特大地震,每一場自然的考驗,都不僅是整個社會的“精神洗禮”,而且也是抗災經驗的積累。我們忘不了雨雪冰凍災害時,幾家電視臺共同打造的抗冰雪賑災晚會,感動億萬觀眾,也收穫了涌動不息的愛心熱潮;我們更忘不了汶川特大地震之時,各種民間組織通過網路、社會等渠道,所激發出的愛的勇氣、凝聚起的善的力量……這樣的精神遺產、經驗遺產,應該得到更好的發揮。
實際上,“一體化”抗災,還有更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比如,汶川地震後,“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對口援建機制,正持續助推著災區的重建和發展;再比如,地震後出臺的《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等法律規章,也可以延用,調動各方抗旱救災的積極性。
我們期待早日天降甘霖,緩解持續的旱情、驅走肆虐的旱魔。“上善若水”,若無甘霖,愛心可為水,也能滋潤大地。這就需要我們社會中的每一部分、每一成員,行動起來,因為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一體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