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進一步提高科學防禦水旱災害的能力

時間:2010-04-26 15:17   來源:求是

  我國是世界上水旱災害極為頻繁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防汛抗旱關係密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營造安全、和諧、秀美的環境,這對水旱災害防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努力提高科學防禦水旱災害的能力和水準。

  一、我國水旱災害及其特點

  我國地形複雜,東西部、南北方的自然地理條件差異很大。全國的河流總長度約為42萬公里,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達5萬多條。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但每人平均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1/3。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降水時空分佈極不均勻,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東南沿海及西南部分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西北地區西部不足200毫米。且降雨量年際間變幅較大,豐水年的降雨是枯水年的2—8倍。這種特殊的水資源狀況決定了我國是一個水旱災害頻繁而嚴重的國家。自古以來,水旱災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我國的水旱災害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發生頻次高、時間長。自西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間,平均每兩年發生一次較大水災或嚴重乾旱。新中國成立以來,大江大河發生較大洪水50多次,發生嚴重乾旱17次。且水旱災害持續時間長,經常發生連年豐水或多年連續乾旱的不利狀況。

  二是影響範圍廣、程度深。我國有2/3的國土面積可能發生各種類型、不同程度的洪水,其中大部分地區會形成洪水災害。乾旱在我國分佈更為廣泛,東北、西北、華北地區十年九春旱,長江以南地區有的年份伏旱嚴重,近年來西南地區旱災也呈多發態勢。

  三是災害類別多、防禦難。我國相當一部分地區非澇即旱,旱澇交替,既有可能發生大江大河流域性大洪水,也有可能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和颱風、冰淩等災害,給防禦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同時,旱災也從傳統的農業擴展到城市、工業、生態等領域。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缺水,旱災損失居高不下,已成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四是直接經濟損失嚴重。我國水旱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佔各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總損失的60%左右。1990年以來,全國年均洪澇災害損失在1100億元左右,約佔同期GDP的2%;遇到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該比例可達3%—4%。1990年以來,全國年均因旱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佔同期GDP的1%以上,遇嚴重乾旱年景,該比例超過2%。

  二、我國水旱災害防禦要努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明顯增強:全國建成堤防28.7萬公里、水庫8.6萬座、重點蓄滯洪區97處;全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達到7441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5847萬公頃。近年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備防禦近100年來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備防禦一般洪水的能力,重點海堤設防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遇中等乾旱年份,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不會受到大的影響,可基本保證城鄉供水安全。但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相比,我國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還需要不懈努力。

  一是努力與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相適應。我國農業生產受制于水,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必須提高農業抗災減災水準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效益。但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和抗禦水旱災害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全國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望天收,缺少基本灌排條件。現有灌區普遍存在灌溉設施標準低、工程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等問題。
二是努力與加快推進城鎮化的要求相適應。預計到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上,城鎮供水人口將超過11億。巨大的城市群、龐大的城市人口帶來的供水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同時,城鎮化使城市水文特性與水旱成災機制均發生顯著變化,人水爭地日趨突出,局部水系紊亂,河道與排水管網淤塞,人為導致城市防洪排澇能力下降,防洪風險和負擔日益加大。

  三是努力與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水利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但自身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十分突出。我國人口密集、財富集中的東部和沿海地區,也是洪水風險度較大的地區,單位面積水旱災害損失呈加重趨勢。相當多的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和規劃內病險水庫分佈在水資源承載力和水環境承載力比較脆弱的中西部地區。統籌流域區域水利協調發展、優化水利工程佈局、完善區域防汛抗旱減災體系,任務十分繁重。

  四是努力與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相適應。水旱災害防禦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目前,我國還有兩億多農村人口存在飲用水不安全問題,每年仍有4500多萬城鄉居民因旱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全國還有3萬多座病險水庫,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嚴重滯後,2/3的中小河流達不到規定的防洪標準,這些都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是努力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適應。水是生態環境的基礎因子,生態供水安全是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前提和基礎。一些地區長期以來忽視生態用水問題,工農業生產用水大量擠佔生態用水,工業廢水的不達標排放,農藥過量使用以及超采地下水等,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六是努力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要求相適應。水資源是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重點領域。受氣候變化影響,近20年北方水資源總量不斷下降,局部地區強暴雨、極端高溫乾旱及超強颱風等事件突發多發併發,水旱災害廣泛性、突發性、反常性、不可預見性、嚴重性更為明顯,防禦難度加大。同時,我們在預測預報預警能力、防汛抗旱社會保障能力、防汛抗旱技術水準等方面存在不少差距,人民群眾的水患意識、防災避險知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較為薄弱。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