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六日電 題:中國嬗變之二:文化復興打造智慧中國 “臭老九”成“香餑餑”
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
八月底、九月初,幾則新聞並不惹人注目但卻引人遐思:中國工程院院士、八十四歲高齡的鐘世鎮獲得二百萬元的廣東科技突出貢獻獎;福建三十三位“傑出人民教師”,每人獲得三十二萬元的商務轎車一輛;杭州將拿出一百五十萬元重獎科技人員,並將於十月專門召開表彰大會……
在新中國六十華誕來臨之際,各省市的科教工作者紛紛成為慶功會上的主角。昔日“臭老九”在這個“科教興國”的時代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十年“文革”,使中華文明飽受摧殘。作為社會“大腦”的知識分子被冠之於“臭老九”之名,成為當時最卑賤、最受人唾棄的階層。新中國前進的車輪也在“讀書無用論”、“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論調中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局面。
一九七六年金秋,中共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也宣示著中國進入一個“文化復興”的新時期。
在國務院批准《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後,中斷十一年的高校招生考試製度得以恢復。作為最早的撥亂反正之舉,高考制度的恢復,不僅挽救了中國的高等教育,也輸送並儲備了大量的知識和人才,成為中華民族實現新騰飛的重要基石。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拉開了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優先發展教育”等一系列重要舉措的出臺,使得中國知識分子走到了時代發展的前沿。
但在解除政治桎梏之後,中國知識分子的地位一度受到經濟大潮的衝擊,“腦體倒挂”成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熱門話題。
一九九五年無論是對於知識分子,還是中國的發展而言都是一個重要節點。是年五月六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次年的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科教興國”列為基本國策,確定了科技和教育是興國的手段和基礎的方針,推動中國的科技和教育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作為“科教興國”的主力軍,中國知識分子在以其智慧和才華不斷提升中國“硬實力”的過程中,也使得自身地位不斷攀升——這個曾經排名“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後的“臭名昭著”的“老九”,一躍成為最受民眾尊敬的精英階層。
而在此之前,“知識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選拔帶頭人的主要依據之一。從中央領導集體至省市各套班子直至小小的村官,擁有高學歷、高職稱的知識型和專業型人才比比皆是,中國政壇徹底告別了“泥腿子”時代。
這個充滿智慧和能量的東方大國,正在國際政治、經濟、外交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正如二00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所言,在很多領域的改革中,中國已經走在前面,日益成為創新改革的帶領者。“如果中國未來成為‘頭條’,我絕不會感到驚訝。”
中國對科技、教育的重視,也帶來了全社會的求知大潮和文化復興,國民素質整體大幅提升。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日漸展露出其現代文明的“軟實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