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部長訪談

司法部長談新中國60年司法:服務大局、服務百姓

時間:2009-09-15 15:29   來源:新華網
  吳愛英的辦公室簡單樸素:一張辦公桌、一把椅子、一個沙發、一台茶几、一組書櫃。除了辦公椅後的一幅青松圖外,沒有別的飾物,一如她的風格:簡單低調。

  這位2005年出任司法部部長、當時國務院任命的唯一一位女部長很少談及個人,始終把“服務大局、服務百姓”作為工作的宗旨。

  自1998年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分管政法工作以來,吳愛英在這一行一幹就是十幾年。由於從事著管理國家機器、改造罪犯、確保國家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等方面的工作,她養成了少說多做的習慣。

  在問及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司法行政工作發展進程是怎樣的?目前我國的監獄勞教、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普法、基層司法所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如何?當下司法部如何圍繞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職能作用?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麼等問題時,這位女部長如數家珍……

  60年,司法行政事業的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司法部目前承擔著監獄、勞教、強制隔離戒毒、法制宣傳教育、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司法考試、司法鑒定、司法協助等重要職能。60年來,司法部經歷了建立-撤銷-恢復重建的不平凡發展歷程。

  1949年10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司法部,到1954年,根據憲法規定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1959年,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革結束後,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重新設立司法部。

  在評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時,吳愛英說,60年來,我國司法行政事業的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進程,司法行政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不斷完善、司法行政職能不斷強化,司法行政隊伍不斷壯大,廣大司法行政幹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人民群眾權益、推進民主法治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人民調解被稱為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近幾年,司法部大力加強人民調解工作,深入開展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到目前,全國有人民調解組織84萬個,人民調解員498萬多人。近年來,每年納入統計範圍的調解案件有500萬件左右,調解成功率90%以上,有效化解了不少矛盾糾紛。

  去年“5·12”四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作為司法部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組長的吳愛英趕赴四川災區,看望慰問連續奮戰在救災一線的司法行政幹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她走進幹警家屬搭建的臨時帳篷,和他們一一握手,仔細詢問他們遭受的損失和當時的生活情況,給他們送去救災資金。

  受災地區的監獄、勞教場所也經受住了考驗:在整個抗震救災期間,受災地區未發生一起罪犯勞教人員脫逃事件,未發生監所內案件,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未發生衛生疫情。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從2003年開始,我國開始進行監獄體制改革試點,200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初步形成了公正、廉潔、文明、高效的新型監獄體制。近年來,全國監獄系統各項安全指標連創歷史最好水準,始終堅持“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監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把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作為衡量監管工作的首要標準”要求,罪犯教育改造品質不斷提高,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再次違法犯罪。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百姓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今年全黨全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吳愛英說,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是司法行政工作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她指出:

  ——要進一步著力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目前由律師組成的政府法律顧問團(組)達8200多個,為各級政府部門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服務。

  ——要切實加強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目前有16萬家企業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為企業依法經營管理、融資引資、兼併重組等提供法律服務。

  ——要推動律師、公證等向農村延伸,充分發揮基層法律服務的作用,為“三農”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認真做好農村土地徵用、資源糾紛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工作,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要組織引導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參與打擊市場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看到記者拿給她的一張照片,吳愛英笑了。這是一張在福州務工的江西籍農民工許冬梅和工友領到“法律援助證”後露出燦爛笑容的照片。

  照片上三個姑娘的喜悅表情,讓人感受到法律援助這項法律制度在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1994年,我國開始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2003年,《法律援助條例》出臺。目前,我國已有法律援助機構3200多個、工作人員1.2萬人。2005年以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辦案190多萬件,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得到了法律幫助。

  為建設法治國家“奠基”

  在億萬人民群眾中普及法律常識、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宏大的工程,也是人類社會法治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

  自1986年我國實施第一個五年普法規劃以來,已完成四個五年普法規劃,目前正在實施的“五五”普法規劃,把公務員、領導幹部、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作為重點普法對象,廣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初步實現了從啟蒙教育到提高以領導幹部法律素養為重點的全民法律素質教育的進展。

  吳愛英說:“經過20多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普遍增強,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準明顯提高,有力促進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層活則全局活

  吳愛英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最了解基層工作的難處。上任以來,她每到一個省份必會去當地的司法所看看。“基層基礎工作強了,整個司法行政工作就強。”

  吳愛英介紹,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司法行政基層基礎,特別是司法所建設一直比較薄弱,影響了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的發揮。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司法所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截至2008年底,累計新建改建無房、危房司法所2.63萬個。目前,全國已有司法所近4.1萬個,基本覆蓋了全國的鄉鎮、街道,工作人員10萬多人。

  新中國即將迎來她60歲的生日,在這個關鍵時期,吳愛英用“艱巨繁重”來形容司法行政工作的三項主要任務: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而這三項任務,無疑也將是司法部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記者 崔清新)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