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經典中國·輝煌60年

22年間中國義務教育完成“四級跳”

時間:2009-10-02 19:43   來源:新華網
 

    8月31日,麼窩希望小學女童班的少數民族學生展示剛領到的新課本。當日,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者浪鄉麼窩村希望小學的學生們在報名後,高興地領到了免費教科書。今年秋季開學後,隆林縣約5.7萬名義務教育階段的特困生都將領到免費教科書。新華社發(林斌 攝)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吳晶)2008年9月1日,是一個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繼2007年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政策後,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

    這是中國義務教育發展的新跨越,更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從此以後,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偏遠山村,無論是邊陲小鎮還是南疆海島,每一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都可以有學上,每一個家庭都減少了一份經濟負擔。這項惠民政策的陽光,照亮了廣大孩子的心靈,也為中國未來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凝聚著中華民族對“有教無類”夢想的執著追求,更銘記著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領導廣大人民進行的艱辛探索。

    中國義務教育的提出從清朝末年算起,與世界上較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相比晚了近3個世紀,距今也有百年曆史。清朝末年、民國時期,中國的有識之士都提出過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口號,然而,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舊中國無力也無法把有志者的呼喚和人民的願望變成現實。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就把提高民族素質,普及義務教育當作崇高而神聖的責任。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竭盡所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普及教育。然而,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落後以及教育經費短缺等因素,註定了義務教育發展之路的艱辛和崎嶇。

    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從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長遠利益出發,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實施義務教育提升為國家意志,提升到教育發展“重中之重”的戰略高度。自此,我國義務教育開始拾級而上,開始了向免費義務教育的艱難攀登。

    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改善基本辦學條件、20世紀90年代基本實現“兩基”目標、21世紀初全面實現“兩基”目標到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四個階段,完成了發展的“四級跳”。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掀起了普及義務教育的新熱潮。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基礎教育在困境中騰飛,著重改善辦學條件,在普及初等教育基礎上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了義務教育發展的第一次跳躍。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正式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作為新的奮鬥目標,開始了基本普及義務教育的第二次跳躍。

    歷史必將銘記:在世紀之交,中國政府向世界莊嚴宣佈基本實現“兩基”目標。到2000年底,全國通過“兩基”地區人口覆蓋率達到8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

 

    8月31日,麼窩希望小學女童班的少數民族學生展示剛領到的新課本。當日,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者浪鄉麼窩村希望小學的學生們在報名後,高興地領到了免費教科書。今年秋季開學後,隆林縣約5.7萬名義務教育階段的特困生都將領到免費教科書。新華社發(林斌 攝)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吳晶)2008年9月1日,是一個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繼2007年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政策後,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

    這是中國義務教育發展的新跨越,更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從此以後,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偏遠山村,無論是邊陲小鎮還是南疆海島,每一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都可以有學上,每一個家庭都減少了一份經濟負擔。這項惠民政策的陽光,照亮了廣大孩子的心靈,也為中國未來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凝聚著中華民族對“有教無類”夢想的執著追求,更銘記著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領導廣大人民進行的艱辛探索。

    中國義務教育的提出從清朝末年算起,與世界上較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相比晚了近3個世紀,距今也有百年曆史。清朝末年、民國時期,中國的有識之士都提出過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口號,然而,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舊中國無力也無法把有志者的呼喚和人民的願望變成現實。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就把提高民族素質,普及義務教育當作崇高而神聖的責任。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竭盡所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普及教育。然而,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落後以及教育經費短缺等因素,註定了義務教育發展之路的艱辛和崎嶇。

    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從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長遠利益出發,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實施義務教育提升為國家意志,提升到教育發展“重中之重”的戰略高度。自此,我國義務教育開始拾級而上,開始了向免費義務教育的艱難攀登。

    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改善基本辦學條件、20世紀90年代基本實現“兩基”目標、21世紀初全面實現“兩基”目標到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四個階段,完成了發展的“四級跳”。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掀起了普及義務教育的新熱潮。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基礎教育在困境中騰飛,著重改善辦學條件,在普及初等教育基礎上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了義務教育發展的第一次跳躍。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正式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作為新的奮鬥目標,開始了基本普及義務教育的第二次跳躍。

    歷史必將銘記:在世紀之交,中國政府向世界莊嚴宣佈基本實現“兩基”目標。到2000年底,全國通過“兩基”地區人口覆蓋率達到8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

    國民教育的普及程度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基礎水準的標誌。佔世界1/5人口的中國如期實現“兩基”目標,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有標誌性的成就,也是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突破。據世界銀行的計算,1999年中國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11年,世界平均水準為6.66年。

    日本普及小學教育用了78年,美國普及小學教育用了100年,中國從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真正確立普及義務教育制度算起,用15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近百年的普及義務教育之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評價說:中國的成就值得世界其他國家借鑒和學習。

    這樣的成就令人欣慰,更催人奮進。21世紀初,在我國基本實現“兩基”目標後,約佔全國國土面積2/3、佔全國貧困人口一半的西部地區成為全面實現“兩基”目標最後的“硬骨頭”。

    為此,我國實施了《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通過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兩免一補”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西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徹底改變西部教育落後的面貌,實現了義務教育的第三次跳躍。

    到2007年,全國“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9%,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3.58%。

    這一時期,教育公平日益成為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社會生活和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以2005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我國又用三年時間,實現了由西部農村向全國農村延伸,再向全國城鄉全面輻射的義務教育免費機制。

    “普及義務教育是一項重大的奠基工程。”教育部部長周濟說:“通過全民教育的普及發展,中國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

    目前,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5年,比世界平均水準高一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總人口中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超過7000萬人,位居世界第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在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基本普及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標誌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和中國的綜合國力獲得了全面提升,也標誌著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有專家指出,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是人類歷史上一場偉大的實驗,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所在,也是13億中國人民對全人類進步作出的偉大貢獻。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