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 陳昌智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發展,猶如一幕內容豐富、氣勢磅薄的歷史大劇,為民主黨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踐舞臺和發展機遇。民建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地推動自身建設,努力承擔應負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與改革同行、為改革服務,努力致力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緊跟改革步伐
推進自身建設
30年來,改革開放的步伐從未停止,民建推動自身建設的步伐也從未停止。30年來,中國社會全方位各領域都經歷了一場深刻巨變,民建的政黨性質和整體面貌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9年6月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鄧小平根據國內社會階級狀況的變化指出,我國資本家階級中有勞動能力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國各民主黨派已經成為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共產黨領導的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這一科學論述為新時期多黨合作事業及民主黨派的發展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從此,民建與其他各民主黨派一樣實現了政黨性質的脫胎換骨,由原來的階級聯盟發展成為政治聯盟。
30年來,民建堅持在發展中鞏固、在鞏固中發展,組織狀況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一是會員和組織數量有了很大增加。會員總數1979年不足2萬人,1989年發展到4萬多人,目前會員總數已達11萬多人。1983年有23個省級組織、107個市級組織,到目前地方組織有361個,其中省級組織30個,省轄市級組織277個,區、縣及縣級市組織54個。二是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有了很大提高。改革開放以後入會的會員佔會員總數80%以上,60歲以下的、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會員均佔70%強,有各種專業技術職稱的會員也接近70%。三是會員構成有了很大變化。目前會員中既以經濟界人士為主體、佔77%,又適當發展了社會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人士;既有企業界人士、佔60%多,又有學術界人士和在政府、司法機關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既有約40%的公有制經濟會員,也有約20%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等新的社會階層會員。四是領導集體結構有了很大的發展。經過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三次換屆,推動了新老交替基礎上的政治交接。
30年民建整體面貌的大發展、大變化,反映了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巨大變化,反映了多黨合作事業的重大發展,是改革開放成果在參政黨建設中的具體體現。
積極建言獻策
參與社會實踐
30年來在改革開放事業中,民建始終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根本任務,圍繞關係我國經濟社會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建言獻策,努力參與實踐,服務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領域不斷拓展,形式更加豐富。作為密切聯繫經濟界的參政黨,民建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經過認真組織調研,就憲法修改、國企改革、發展風險投資事業、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善宏觀調控、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得到重視和採納,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在扶貧支邊、幫困助學、抗害救災、諮詢培訓、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注重打造參政議政的特色品牌,如“一個工程、兩個論壇”,即思源工程、風險投資論壇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取得良好成效。努力拓展與港澳臺地區以及國外工商界人士的聯繫,為促進祖國統一作出了貢獻。
特別是在國家和地方發生重大災害時,民建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站在一起,風雨同舟、齊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在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災中,在2003年抗擊非典鬥爭中,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民建舉全會之力支援抗震救災,目前已通過各種渠道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共計5.9億元。民建中央思源工程基金會被授予英雄集體稱號。
所有這些成績,是民建全體會員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結果。雖然崗位不同,社會經歷不同,大家都努力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奮鬥進取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結合起來,立足本職,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體現了新時期民建會員的良好精神風貌。
服從改革全局
推動民主政治建設
1993年,本會提出的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寫入憲法的建議,得到採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修正案。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它是符合國情的、被實踐證明的成功的民主制度。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成為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內容,也是民建促進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作用的著眼點和落腳點。
一是發揮了參與的作用。作為參政黨,民建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部分會員在人民代表大會中作為人民代表行使國家權力;在多黨合作中與共產黨合作共事參與政府事務管理;在人民政協中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責。認真履行這些職責,就是對民主政治的促進。目前,民建有2920名會員擔任各級人大代表,14443名會員擔任各級政協委員,共佔會員總數的15.2%。在區、縣以上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的有2427人。這些同志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職責,廉潔奉公,勤奮工作,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好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二是發揮了監督的作用。民主監督是社會主義監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途徑,也是民建的重要職能。長期以來,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諍友,本著肝膽相照的精神,認真履行民主監督職能,寓民主監督于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之中,對中共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制定和執行情況、黨政機關依法執政和公務人員履行職責、為政清廉情況進行監督,推動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努力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些地方組織與有關部門協同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民建擔任特邀(約)行政、司法監察等職務的人員有3831人,他們認真履職,發揮了應有作用。
三是發揮了服務的作用。民建社情民意工作連續多次受到全國政協表彰,提交的一些情況反映,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重視並批示,得以落實。深入實際,關心會員生活,幫助解決困難。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做好部分生活困難的原工商業者的幫扶工作。
歷史經驗和啟示
30年偉大而深刻的歷史變革,創造的不只是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而且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30年來,民建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走過一條不斷追求探索,不斷有所作為,不斷成長進步的發展道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收穫了豐富而寶貴的歷史經驗和啟示。
一是始終不渝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不斷鞏固全會的思想政治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民建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始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前進的方向。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新時期民建的性質規定和綱領內容。正是堅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進方向、共同奮鬥目標,民建才有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始終不渝地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根本的政治原則和立場,促進和諧的社會主義政黨關係。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建的歷史抉擇,也是根本的政治原則和立場。民建以往的成就,為改革開放作出的貢獻,始終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支援。堅持共產黨領導、竭誠合作共事,是民建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
三是始終不渝地把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致力於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建設。堅持把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根本任務,始終是民建為改革開放作貢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建正是堅持了發展這個硬道理,緊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長期性和戰略性的問題、以及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開展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等工作,才使提出的建議具有實用價值,開展的活動取得實際成效。
四是始終不渝地把與經濟界密切聯繫作為組織發展的重要方針,保持和發揮參政黨的界別特色和優勢。長期以來,民建在組織發展中注重研究和做好經濟界代表性人士,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等新的社會階層代表性人士的工作,注意發現和培養企業經營管理的優秀人才和與經濟界聯繫密切的專家學者入會,加強基本隊伍建設,努力保持自身的界別特色和優勢,為民建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體現自身價值,提供了組織保證。
五是始終不渝地把健全會內規章制度作為自身建設的有力保障,構建增強會的生機和活力的長效機制。改革開放以來,民建在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的同時,著力推動各項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逐步完善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基本制度、加強領導集體建設的專項制度、建立健全會內監督機制。制度建設上的新成效成為新時期民建自身建設最顯著的特徵。
在我們為民建30年來取得的成就自豪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與新形勢新任務對參政黨提出的要求相比,民建的工作水準還有待不斷提高,發揮作用的潛力還有待深入挖掘。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自滿懈怠,也沒有任何理由止步不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新一屆領導集體及所有領導幹部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團結帶領全會同志肩負起參政黨新的歷史使命,將民建的事業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去,將民建的發展置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運作中去,深入思考、長遠謀劃、繼往開來、銳意進取,努力建設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開創民建事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