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眾多媒體在現場採訪。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
堅持方向 前程更遠大
“跬步積千里,滴水匯長河。”
協商談判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兩會恢復協商以來走過的歷程,也是兩岸同胞共同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偉大歷程。
兩年來,兩會商談所取得的每一個成果,都是兩岸關係在和平發展道路上邁出的關鍵而重要的一步。實踐已經證明,沿著正確方向推進的兩會制度化協商,是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重要途徑。
隨著協商的深入,兩岸政治互信得到鞏固,為兩岸之間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應對全新挑戰提供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創造了條件。
身為親歷者,陳雲林會長感觸良多。他說,兩會協商取得這麼多成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特別是胡錦濤總書記“12·31”重要講話,為兩岸協商談判工作指明瞭根本的方向,為我們提供了行動的指南。
“同時,我也深刻感受到,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協商談判不僅體現了兩岸同胞要和平、求合作、謀發展的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願,也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需要。兩岸之間通過平等協商、善意溝通,務實解決問題的做法,已經得到越來越多臺灣民眾的理解與支援。”他說。
“兩岸協商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也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樹立了成功典範。”多年參與兩會協商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說。
兩會協商不是利益博弈的零和遊戲,而是互惠雙贏的良性互動;不是宣示立場的政治戲碼,而是務實解決問題的溝通平臺。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把兩岸關係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放眼前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任重而道遠,兩會會談也將面臨日益複雜的問題與挑戰。
“這是一條鮮花和荊棘並存、掌聲和困難交織的道路,同時也是一條代表著歷史前進正確方向的道路。”陳雲林說。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兩岸關係現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儘管前進道路上還會出現困難和阻礙,但只要兩岸雙方、兩會堅定信心,堅持正確方向,就一定能以更遠大的目光、更豐富的智慧、更堅毅的勇氣、更務實的思路,不斷解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問題,為臺海爭和諧,為中華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