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央和地方預算的審查結果報告
 
 
  來源:      日期:2007-03-13 10:18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
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07年3月12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通過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及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進行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又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預算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是好的。2006年,全國財政收入39343億元(不含債務收入),扣除解決出口退稅歷史陳欠613億元後為38730億元,超過預算3307億元,完成預算的109.3%;全國財政支出40213億元,超過預算1840億元,完成預算的104.8%。中央財政總收入21232億元(已扣除解決出口退稅歷史陳欠613億元),超過預算1960億元,完成預算的110.2%;中央財政總支出23482億元,超過預算1260億元,完成預算的105.7%。新建立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00億元。中央財政赤字2749.95億元,比預算減少200.05億元。2006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為35015億元,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35568億元限額之內。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結余或結轉767億元。

     2006年12月,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中央財政預計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況的報告。中央財政超收收入主要用於增加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增加社保、教育、農業方面支出,衝減赤字和解決出口退稅歷史陳欠,建立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

     2006年,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全面落實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出的各項要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財政收入增長較快,財政對重點支出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財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應當看到,預算執行和財政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差異過大,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不高,固定資產投資、科技等預算資金年初分配到項目的到位率不高,預算執行中追加較多,影響了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性;財政對“三農”、衛生、社會保障等經濟社會事業的支援力度還需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不盡完善,專項轉移支付的比重仍然較高;部分地區縣鄉財政還比較困難;行政成本偏高;鋪張浪費現象仍然比較嚴重等,財政管理監督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2007年的預算安排,全國財政收入44064億元,比上年增加5334億元,增長13.8%;全國財政支出46514億元,比上年增加6301億元,增長15.7%。中央財政總收入24421億元,比上年增加3188億元,增長15.0%;中央財政總支出26871億元,比上年增加3388億元,增長14.4%。中央財政收支相抵,赤字2450億元。2007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限額37865億元。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07年中央預算草案,體現了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著力支援社會事業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預算草案是可行的。

     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批准《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07年中央預算草案。地方各級政府預算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

     三、為更好地完成2007年預算,做好財政工作,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仍處在比較困難的階段。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都要切實做到支農資金增量高於上年、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高於上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高於上年,做到財政支援“三農”的支出佔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不降低。要加快建立各級政府財政支農分工負責的保障機制,增強財政支農的穩定性和有效性。研究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支農的統一的統計制度。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加大整合支農資金力度,擴大整合範圍,提高整合層次,解決支農資金多頭分散、重復安排、效益不高的問題。要積極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金對“三農”的投入。要利用財政貼息、補助等手段,為開展金融支農和發展農業保險創造有利條件。

     (二)加大解決民生問題的力度

     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較快和財政增收較多的有利時機,堅持以人為本,繼續加大財政投入,積極解決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切實做好今年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建立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優先化解農村“普九”形成的歷史債務。要將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基金納入預算管理,研究編制社會保障預算。研究改革社會保險費徵管體制,加強保險基金監督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在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時,要積極支援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援做好農民工及被徵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要強化政府責任,提高財政資金對公共衛生的投入,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以社區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和推廣,做好關閉破產和困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作。

     (三)完善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財稅政策

     各級財政要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支援力度,要將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作為財稅政策支援的重點。改革資源稅制度,逐步將水資源納入資源稅徵稅範圍,對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要制定和完善鼓勵節能產品和治污技術的研究、開發、生產和使用的財稅政策。大力支援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對廢氣、污水、固體廢物等徵收環境稅的問題。

     (四)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在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的同時,調整轉移支付結構,降低專項轉移支付比重,提高財力性轉移支付比重,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保障水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地方各級要將上級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編入本級預算。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實現規範化,切實做到公開、透明。

     (五)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要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改變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安排差異過大的問題。要切實解決固定資產投資、科技等預算資金年初到位率低的問題,提前做好項目的儲備,沒有準備好的項目,不要列入當年預算。要做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工作,並及時總結完善。細化預算編制,提交全國人大審查的預算草案要編列到款。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強化部門預算的約束性。做好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試點工作,規範國家與國有企業的收入分配關係。加快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的改革。認真總結分稅制改革以來的經驗,研究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加強稅收法制建設,將成熟的稅收條例上升為法律。

     (六)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和審計監督

     要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政財務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發揚艱苦奮鬥、厲行節約的精神,嚴格控制行政性支出,反對鋪張浪費。反對搞各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要加強稅收徵管,做到應收盡收。要加強對非稅收入的預算管理,制定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的目錄,改變目前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的隨意性。要加強對中央預算和部門預算執行的審計,特別要加強對項目支出、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預算超收收入、非稅收入、預算追加和收支兩條線執行等的審計。今年應對社會保險基金、土地出讓收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對經濟和社會影響大的項目,開展審計調查和監督,推進政府及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來源:新華網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