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李宣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計劃不僅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且將對克服危機、促進增長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副部長張建啟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航太產業既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的產業,同時也是對經濟和科技發展高推動、高拉動的產業。張建啟透露,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一步才投入不到200億元人民幣,但它對科技、經濟的拉動效益在10倍以上。
“國際上通行的一般是八九倍,但中國載人航太事業的投入產生了10倍以上的效益,對中國的電子、原材料、原器件、新型材料、新工藝的發展產生了強力拉動,為未來30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張建啟說。
在中國,航太產業效益已經初步顯現。“北斗”導航系統正在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鏈;廣播通信衛星產業鏈將帶動3000億元的產值。張建啟說:“正是因為航太產業對經濟、科技的巨大拉動,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發展航太產業。”
另一個看不見的巨大的推動,體現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中國以前存在高科技人才斷層的問題,通過載人航太工程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科學家,中國航太、電子領域的科技人員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骨幹專家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是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張建啟說,“這是無形的,但卻是非常強大的力量。”
“航太產業還是提升一個國家民族凝聚力的產業,對於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張建啟認為,特別是在當前面臨金融危機嚴重衝擊的情況下,更需要增強全國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