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信心,伴隨我們闖難關

  時間:2009-03-13 09:01    來源:人民日報     
 
 

  “更開放、更節儉、更務實”,這些真切的感受印證著中國經濟穩步前行的步伐,也讓仍在金融危機中踟躕徘徊的世界看到了中國的信心與力量。

  集民智,商國是,定國策。從全體大會到小組審議,每一個有理有力的數字,每一句堅定樸實的話語,凝聚起13億人的期待。中國巨輪緊緊把握航向,破浪而行。

  中國經濟發動機馬力強勁

  【兩會聲音】“2009年大連GDP增長目標是14%,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產業支撐,要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地分析,除了看市場之外,還要看這個產業的競爭力如何。”

  ——大連市市長夏德仁代表

  中國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審視“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無疑會有更深刻的感觸。

  8%!這是兩會會場內外最引人關注的數字。當世界經濟陷入一片愁雲慘霧,8%在世人面前打出一個大大的嘆號。中國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今年的兩會分外引人矚目。從北京發出的任何關於經濟的話語,似乎都可能在數千里外的角落引發“蝴蝶效應”。

  世界關注“總理報告中談到的八個‘來自’,就是我們信心和力量的源泉。”代表委員們的話語凝聚著高度共識,“擴內需、保增長,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調結構、上水準,中國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記者感言】在談到經濟發展目標與趨勢時,代表委員們既樂觀又冷靜。知己知彼,腳踏實地,中國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的責任與行動。

  提振信心,首先關注民生

  【兩會聲音】“政府工作報告講了14個核心數據,有9個跟民生密切相關。國家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應用到刀刃上,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民建天津市主委歐成中委員

  兩會召開前,人民網公佈了“您最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的調查結果。和往年一樣,民生問題仍最受關注。位列網友關注度前十位的熱點問題中,直接事關民生的就佔了8個,分別是醫療改革、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住房、就業、環境保護、教育公平、社會保險。

  “把民生擺在首位,要讓人民得到實惠。”“集中力量辦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聽了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有代表感慨:“沒想到政府考慮這麼細,決心這麼大!”

  儘管目前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但中國政府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並將保增長、擴內需同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在中國政府以往工作中,民生始終佔據著重要位置。保就業,決心和力度更大;推醫改,深層次矛盾有望破解;強教育,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已納入今年的工作重點。

  ……

  【記者感言】今年的兩會,“民生”話題在政府和百姓之間形成強烈共鳴。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是一個不回避問題,不繞開矛盾,積極回應百姓關切的政府;這不光是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這正是百姓的信心所在。

  巨大機遇蘊藏在巨大壓力中

  【兩會聲音】“一切機遇都為有準備的人而來!國際金融危機是一次改變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滯後局面,培養零部件國際企業的難得契機。”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代表

  跑過多年兩會的資深記者向年輕記者說起,1998年全國兩會上,亞洲金融危機也曾成為熱點。

  兩次危機的廣度和深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代表委員解讀說,11年後開出的“藥方”,既強調加強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安排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採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今年兩會上,記者最想問的,非經濟即民生。回答中,最常聽見的,則是信心與機遇。“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在會內會外引起強烈反響。

  機遇在哪?“難得的歷史機遇藏在巨大的壓力之後。”集美大學副校長蘇文金代表建議,通過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全力推進關鍵領域改革。這也是更多代表委員的心聲。

  兩會期間,從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傳來消息,185個國家和46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參展方數量創158年來的最高紀錄。這是對中國的信任,也是對中國的期待。

  【記者感言】1998年,當擺脫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后,中國經濟迎來了十年的黃金髮展。這一次,中國與全球攜手應對危機,又將迎來什麼樣的景象?我們有信心、有能力開拓更好的局面。(記者 薛原 廖文根 余榮華)

2009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