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全國兩會進入尾聲。“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一年一度的大事,“兩會”上的一些新現象無疑能折射出中國政壇的新氣象。
高層引領“白話風”
“人大監督與‘一府兩院’的工作,不是唱‘對臺戲’”——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9日如是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這樣的語句:“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要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3日也用了“頂得上去、幫得上忙、管得上用”這樣的語言來作報告。
媒體稱,這是延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不折騰”的口語化風格,去年12月18日,在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週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未來改革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折騰”成為時下流行語,至今熱度不減。
一股由高層引領的政治“白話”風在中國政壇悄然颳起,今年兩會,輿論和公眾一個強烈的感覺是,官員和代表委員講的話越來越通俗、越來越口語化了。除了政治報告中的遣詞造句,新聞發言人的幽默詼諧,代表委員的激揚文字,用的幾乎全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大白話”。
媒體分析指,官員們越來越多地用大白話發言,官話套話越來越少,這不僅是中國政壇在政治語言上的一次簡單變化,它反映著深層的政治進步:即中國政治的民主氛圍日益強化,官員們越來越尊重公眾的民主權利,習慣於用與民平等交流、平等對話的語態講話。
網路潮涌動中國政壇
今年“兩會”上有這樣一個小細節,很多媒體記者在提問時普遍運用了這樣一個句式:“我是某某社(報/臺)的記者,也是某某網的記者。”
——網際網路正不斷地在中國人的政治生活中加溫:
去年6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與網友進行了線上交流。交流時,胡錦濤說,網友們提出的一些建議、意見,我們是非常關注的。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因此做事情、做決策,都需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通過網際網路來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
今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網友進行了約兩個小時的線上交流,他說,群眾有權力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並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
據統計,截至今年一月,中國網民的數量已突破三億,網民的訴求越來越受到高層的重視。中央高層“觸網”之外,一些地方大員們也已開始“招呼”網友們“拍磚”、“灌水”。“我要感謝網路,因為網路讓政府看到了來自於民間的意見。”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在兩會上這樣表示。
有媒體說今年兩會是從網際網路開始的,從總理網談,到各大新聞網站紛紛亮出網路調查,網路民意徵集等“例菜”,吸引網民踴躍在網上“問總理”,用滑鼠表達自己的關注話題,“兩會”未開已在網路預熱。
在兩會會場,可以看到網路媒體直播的身影,不斷有代表委員被請進網路直播間,兩會新聞中心今年還首次組織人大代表與網民線上交流。
2009年中國兩會,“與網民互動、與網民交流”蔚然成風,從官方到媒體,“網友”是一個常被提及的名詞。中國“兩會”進入“E”時代,中國政壇網路潮涌動。
細節見證透明度、開放度
在本屆“兩會”上,在被追問敏感話題時,不少地方大員都表現出了更加開放、坦誠的態度。“謝謝,我不清楚”、“無可奉告”、“不知道”之類的回答,開始少起來了。有的代表團在媒體開放日的表現“真的很開放”。
貴州代表團開放日上,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對有關“甕安事件”的提問坦然做答,並表示,在此事上,他給自己只打“五十分”
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就“躲貓貓”事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雲南省政府不願意也沒有打算掩蓋任何事情,“陽光政府不怕別人問三問四”。
……
——媒體評論稱地方大員坦然面對“家醜”是一種進步。
從白話風,到網路潮;及至密集的發佈會、集體採訪;以及激烈的觀點,尖銳的話題,諸多細節折射出中國“兩會”和中國政治正走向更加透明和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