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經濟總量預測今年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去年,中國出口總額已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政府有錢了,也是不爭的事實。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預計達到68477億元,同比增長11.7%,超過預算的8%。據說,要完成當年的財政預算支出,僅12月一個月,全國財政部門就要突擊花掉兩萬億元。
中國人呢,是不是也在走向富裕?從平均數據來看,大體如此。只是細緻分析後會發現,國民收入的增長,遠遠趕不上GDP的增長,趕不上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1997年至2007年,中國GDP比重中,政府財政收入從10.95%升至20.57%,而勞動者報酬卻從53.4%降至39.74%);貧富差距拉大,正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大問題。諸多調查顯示,貧富差距和收入,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兩會話題之一。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卻不富裕?為什麼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經濟轉型之時,如何解決分配問題?
兩會前夕,《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宣稱,廣東等經濟大省“富可敵國”,有評論一語中的:經濟總量並不代表國民富裕,“民富才是富可敵國的根本”。“民富才能國強”,這個並無新意的立論之所以被一再提及,足以說明理念轉化為現實之難。
收入少而負擔重,是中國人不富裕的原因之一。負擔過重中,隱約可見政府與民爭利的影子。以民眾普遍感受壓力的房價為例,早在2008年兩會期間,王超斌、蔡繼明等10位政協委員,就曾聯署《關於減少政府收費環節,遏制住房價格上漲的建議》。他們通過調研得出結論:房價過高與政府對房地產業課稅過重緊密相連,有關政府部門對房地產業收取的稅費總計佔房價的15%~20%,而這種稅費已佔到地方財政收入的30%~50%。估計沒有人否認房價高與稅費重相關,但時至今日,房地產的各種稅費不僅沒有大幅下降,打著“降房價”招牌的物業稅卻呼之欲出!此稅能否抑制炒房不得而知,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此增加卻毋庸置疑。也就難怪,媒體在社論中大聲疾呼:“讓利於民方能解房價死結”。
如果稅收的著眼點,僅僅是財政收入的增加,既有悖于納稅人的意願,也有違于稅收的初衷。遺憾的是,中國的納稅人很少對稅負的高低、稅款的去向有足夠的發言權。他們眼見著政府的“錢袋子”迅速膨脹,行政支出不斷增長,不該花的錢隨便花掉,而在提及養老、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時,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卻是:財政缺口很大。
權力影響財富流向和分配格局,是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行政權力直接介入市場,導致人為的收入分配失衡;另一方面,權力腐敗帶來的種種後果,使財富無法真正實現按勞分配。前者以備受詬病的壟斷行業高收入為突出代表,後者有部門利益、官商勾結、貪污受賄為證。
媒體在有關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文章中分析說:由於經濟轉軌中存在的資源高度集中、資本的內控性以及多元壟斷等原因,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比一般市場經濟國家更為迅速,財富向政府、資方和壟斷行業集中。這三者背後,無一不乏權力之手。
代表委員們正在提出各種不算新鮮的調節收入的建議,如提高個稅起徵點、開徵奢侈稅之類。其實,相比于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長,權力所帶來的腐敗收入、灰色收入,提高個稅起徵點讓老百姓增加的些許收入又算得了什麼? (馮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