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從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國社會民意的廣泛互動,到代表委員中掀起“講真話風”、不同意見觀點的辯論與交鋒,再到媒體“尖銳”報道和評論層出不窮——中國兩會沿著民主、開放、透明的軌道實現與社會各界的親密接觸。
在網路等新媒體的幫助下,中國民眾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全國兩會這個中國政治生活的年度大事。兩會開幕前不少大型門戶網站的調查顯示,95%以上的受訪網民從各自的角度關注著今年兩會。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專家常修澤表示,從過去只關注兩會討論了什麼、通過了哪些決議,到關注誰提出了什麼、討論了哪些焦點;從只關注如何“生存與發展”,到關注“如何生活得更有尊嚴”,中國民眾正在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以更加嚴格的目光“審視”兩會的召開與進程。
在這種更加緊密和熱切的關注中,人們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的“講真話風”和“去行政化風”十分明顯。
“開會,就應該講短話,講管用的話,講真話。”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在兩會發言中痛陳官場歪風,連日來在公眾中產生強烈反響。不少代表委員對此也感同身受。
少做工作彙報式發言,成為今年兩會帶“銜”的代表委員們的一種自我約束行為。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妙娟代表就開門見山,直言不諱地提出“增加嚴控政府投資流向低水準重復建設”等六項針對報告的修改建議。
而與此相映生輝的,是悄然興起的“去行政化”風。
“沒有什麼重要講話,我是來參加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一位國家領導人在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時,這樣回應主持人的“發言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