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姜琳)“我們的教育仍然關注的是怎樣製造狀元或優秀考生,許多教改試驗班被異化成為‘高考尖刀班’‘競賽尖刀班’。”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徹底放棄“科考情結”或“狀元情結”。
“這是自廢除科舉制度以來最重要的教育價值觀念的變革。”在劉長銘委員看來,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對人才標準的重新選擇,是建立人力資源強國必須確立的教育價值。他通過統計發現,中國的科舉狀元與諾貝爾獎得主的總人數大體相當,可不論是對國家還是對人類的貢獻,二者絕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我們的‘狀元情結’始終‘剪不斷,理還亂’。許多學者關於學習策略的研究,基本上屬於應試策略的研究,還是圍繞著如何提高考試成績來展開的。在這種理念影響下,考試成績提高就成了教改試驗成功的標準。”劉長銘說。
劉長銘表示,多數人是在基礎教育完成20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10年左右進入創新成果的高產期。用學生的在校考試成績來評價創新教育成功與否都顯得幼稚與不足。中學教育甚至大學本科教育,都應主要著眼于為學生打好未來發展的基礎。
劉長銘認為,考試能力強,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未必強。就目前來講,因為面對高利害的升學考試,重復訓練是最有效的應考策略。可是這樣的訓練也會使學生強化了與這些知識相關的範式,甚至會使學生失去思維的靈活性以及求異思維的意識和習慣。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興趣、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劉長銘給記者舉例說,“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說他幾十年來從未間斷過對物理學的探索與思考。我想,這是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師的關鍵。”
劉長銘表示,我們不乏成績優異的學生,例如少年班的實驗進行了大約30年,學生參加國際學科競賽也有差不多同樣長的歷史,而且成績驕人。這些學生可以說都是當時全世界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不少人後來的發展並沒有如最初所期望的那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僅把競賽獎牌當成進入大學的“敲門磚”,沒有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展下去。
“培養創新型人才,需要轉變傳統的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價值觀。這本質上是文化的變革,因而也必然是一個漫長的、艱辛的、可能出現反覆的過程。”劉長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