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閩臺共築兩岸農業合作新平臺

  時間:2007-11-18 13:49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泉州十一月十七日電(記者 林永傳 黃瑤瑛)“以一葉之輕,承眾生之福”。細觀中國地圖,福建和臺灣,恰似兩片茶葉,鑲在海峽的兩岸。茶,將兩岸民眾從歷史到現在,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福建是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的幾大茶類中,有紅茶、烏龍茶、白茶和花茶四大類發祥于福建;福建又是中國第一茶葉大省,從歷史到現在,福建的茶葉生產和貿易在中國和世界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臺灣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眾愛喝茶,臺灣的茶葉栽培和製作技術都來源於福建。據史料載:臺灣的茶葉是清朝嘉慶年間,柯朝者從福建武夷山引茶種入臺,安溪西坪人王義程引入家鄉的烏龍茶製作技術,並創制出包種茶;清咸豐五年,閩人林鳳池引青心烏龍種植于臺灣凍頂山,相傳為臺灣名茶凍頂烏龍的起源。

  閩臺兩地的茶業交流源遠流長,源於福建的臺灣茶,其栽培、生產、加工技術達到了新的水準,這些技術連同臺灣先進的制茶機械、行銷理念等,又大大促進了福建茶業的發展。

  自一九九二年在閩首次創辦茶業企業以來,臺商已在閩創辦茶企六十多家,還在晉安、閩侯、漳浦、南靖、建甌、蕉城、安溪、邵武、周寧等地開發高標準茶園五萬多畝。臺資企業已成福建茶界一道十分亮麗的風景,遍及大陸的“天福名茶”就是一例。

  共同的產業基礎和美好前景要求兩岸有更大的合作平臺,兩岸業界均看到了這一需求,“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便應運而生。

  由國臺辦、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中華供銷總社、臺灣省農會、臺灣茶協會、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泉州市政府承辦的首屆海峽兩岸茶葉博覽會,十七日在泉州盛大開幕,海內外三千多嘉賓雲集,五十三家臺灣企業組成了獨具特色的臺灣館亮相展會。

  僅從主辦單位的陣容就不難看出兩岸相關部門對該展會的重視,首日的巨大成效更預示該展會勢必成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新平臺。下午舉行的“兩岸茶業投資項目、涉茶產品訂貨簽約儀式”簽下二百一十四個項目,遍及閩省九市,總金額四十一點一九億人民幣,其中利用外資三點零三五億美元。

  更令人振奮的是三十二個閩臺人才合作項目的簽訂,內容涉及人才的培養、茶資源利用、茶品種的引種、茶機械的研究、影視產品的生產及茶市場、農民創業園、臺茶一條街的建設等等,幾乎涵蓋了茶產業所涉及的所有領域,為兩岸更高層次和水準的合作提供了全新的舞臺和強大的支援。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先生說,通過茶博會,兩岸農業的合作和交流將更緊密;借助茶博會,兩岸業界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將獲雙贏。(完)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