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報告解讀五: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時間:2007-11-07 17:17    來源:大眾日報     
 
 

  關鍵詞:發展戰略核心 經濟發展方式 現代產業體系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建設創新型國家

  黨的

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明確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

  提出這項戰略任務是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需要。實現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就一定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有力支撐,一定要改變我國每人平均勞動生產率低、附加值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物耗能耗高、生態環境代價高的現狀。必須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創造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創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製造產品的附加值、發展增值服務,鼓勵發展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必須在發展勞動密集產業的同時,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以知識和創新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加快實現由世界工廠向創造強國的跨越,提高我國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提出這項戰略任務是應對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國競爭力的需要。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創新浪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更新換代的週期越來越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全面部署經濟建設時,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得重大進展,作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的關鍵。

  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僅是兩個字的改變,而是包含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在涵蓋經濟增長方式的同時,體現了對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國際環境認識上的提升。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理念上要正確處理快與好的關係,不僅要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在發展道路上要根本改變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來支援經濟增長,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的國際環境上要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經濟發展的理念、道路、環境,都是對經濟發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戰略問題。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將是艱苦的過程,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我們要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實現根本性突破。

  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化過程就是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經濟不斷發展、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的過程。黨的十七大報告針對我國經濟結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為我們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指明瞭方向。

  一是大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資訊化對工業化有著極大的帶動作用,而且還豐富和拓展了工業化的內涵。因此,必須加快資訊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大力推廣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產業,提升其技術水準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從改革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採取措施,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目前,我國服務業與過去相比雖然有較大發展,但與整個經濟發展階段和每人平均收入應達到的水準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服務業,全面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水準。要開拓服務業發展新領域,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研究與開發、電子商務、法律、諮詢、會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文化休閒等消費性服務業,擴大企業、公共事業機構和政府的服務外包業務,努力提高服務業社會化和市場化水準。

  

  三是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我國國情決定了今後農業的發展很難再靠增加自然資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進步和農民素質的提高。要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緊迫感,自覺把它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位置。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