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突出強調了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對此,參加了十七大的文化工作者有更為深切的體會。本報約請三位文藝界十七大代表,請他們暢談自己的感受與認識。
要使文化成為鍛造民族凝聚力、激發民族創造力的源泉、要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搶佔文化制高點、要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須興起一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這是黨的十七大給廣大文化工作者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時代賦予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當代中國強烈地呼喚著屬於自己時代的文化。這就要求廣大文化工作者觸摸時代的脈搏,傾聽人民的心聲,呼吸著時代的空氣,沐浴著時代的風雨,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精品。
與其他一切事業的發展和成功一樣,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幹出來的,因此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既需要文化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十七大報告精神,也需要廣大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實際,以創新的勇氣、創造的智慧,大膽探索,努力實踐,用自己的靈感和汗水書寫中國文化的新篇章,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編 者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認為——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努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這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出的創造當代文化輝煌業績的偉大號召,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之後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眾在社會全面發展、物質生活水準逐步提高之後的新的期待,也是當代社會主義文化本身新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文化藝術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要在全面、正確認識祖國傳統文化,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推進文化創新,努力創造與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相稱的文藝精品。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來說,中華民族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昌盛。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有標誌那個時代精神創造成果的文學藝術傑作和標誌那個時代精神境界的文學藝術巨匠。正是這些標誌時代文化創造成果的文學藝術作品和文學藝術巨匠,在中華文明史上光耀韆鞦,成為中華文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創造與時代相稱的社會主義文化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責任。挖掘、保護和弘揚優秀文化遺產,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以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以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這是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即要在此基礎上,以強烈的經典意識,去努力創作標誌這個時代的精神境界,而又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能夠體現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具有強烈藝術震撼力的優秀作品,它的精神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的構成,應該在顯示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創作標誌性的文藝精品,要努力表現人民的歷史創造活動,並努力體現時代精神。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快速發展、與時俱進,既是新時期歷史進程的生動寫照,也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精神。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作為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文化,其精神與靈魂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藝創作要把體現時代本質精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表現的主體內涵。只有以形象的塑造和藝術的表現,讓人們從中感受到時代精神的感染力,作品才可能產生持久的藝術魅力。同時,創作標誌當代精神境界的優秀作品,還要由形式創新達到的藝術境界來體現。形式創新不是無源之水,它是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厚土和中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之上,博采百花釀一家之蜜,既展現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又吸收新的藝術元素而構成新穎的藝術表現。一個偉大時代標誌性的藝術作品,除了內容的厚度以外,都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呈現具有開拓性的形式創新。
在重視創作與時代相稱的文化藝術傑作的同時,要努力使其以自身藝術魅力和在群眾中的影響逐漸形成文化藝術品牌。一方面通過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廣大人民群眾共用優秀的文化藝術成果;另一方面要支援優秀的文化藝術成果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要充分認定我國著名藝術家及其具有鮮明獨創性的藝術品的價值。對這些藝術家的藝術創造價值給予充分肯定,不僅會更好地激勵他們的創造智慧的發揮,而且對於我國藝術家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胡錦濤總書記的報告中特別提到了“設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這是對代表國家藝術創造水準的藝術家們價值的肯定。
增強文化軟實力
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白庚勝認為——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將增強文化軟實力作為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把文化建設的意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的確,文化是一種相對區別於政治、經濟、軍事、科技這樣一些“硬實力”的“軟實力”。它軟就軟在比“硬實力”更為內在、更加深刻、更具精神特質,從而更能決定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歷史走向及基本品質。可見,雖然綜合實力主要表現為“硬實力”的品質與數量,但“軟實力”在其中所具有的意義也不容忽視,它不僅是“硬實力”的有效補充,而且還能以柔克剛、貌弱實強。是故,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必須是剛柔並濟、“軟”“硬”兼備。
文化這種“軟實力”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應該說是一種支撐力、一種創造力、一種推動力、一種傳承力、一種審美力。具體講,它是一種巨大的精神、信仰、思想、道德支撐,成為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原創力量,發揮著調適與上層建築各個領域的關係並推動經濟基礎及整個社會發展前進的作用,使歷史文化得到有序傳承並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和諧人類自身及主客體、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決定人類社會始終按照美的原理及方向前進。
社會主義文化“軟實力”是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實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必然肩負著在不斷增強國家“硬實力”的過程中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任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要增強的“軟實力”所具有的社會主義性質,必須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必須堅持“二為”方向與“雙百”方針,必須有利於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諧世界。
京劇藝術的期待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認為——
作為一名京劇工作者,這次能夠光榮地出席黨的十七大盛會,在我的心目中,既有黨組織對我個人的一種信賴,也有黨和政府對於廣大京劇工作者的殷切關懷和時代重托。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京劇工作者理應做出自己的貢獻。
首先,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所提出的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論述,給廣大文藝工作者、包括京劇工作者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文化的因素已經深深地滲透其中,特別是在培育文明風尚、形成文明風氣、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文化建設提供著強有力的精神支撐,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促進社會和諧,提高文明程度,既需要相應的社會機制,更需要相應的社會文化。在相應的社會文化中,京劇的傳統影響和藝術魅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作為一名京劇工作者,我特別體會到總書記在報告中所強調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論述的重要性。我們要全面認識祖國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等等, 這對於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弘揚中華文化,京劇有著得天獨厚的傳統特色和藝術魅力。應該說,京劇不光是傳統的藝術,也是時代的藝術。作為傳統的藝術,京劇留下了豐厚的藝術遺產,也留下了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這當中就包括勸善抑惡、促人向上、孝道和氣節、見義勇為、和諧為貴等傳統美德;作為時代的藝術,京劇也隨著時代發展,包括留下很多在廣大觀眾中喜聞樂見、膾炙人口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戲等等。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對於廣大京劇工作者來說,一定要努力提高思想認識水準,從積極推動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上研究探索京劇藝術的開拓創新;其次,要充分調動廣大京劇工作者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工作熱情,圍繞著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做好京劇的大文章。中國的京劇有著與時代同行、承上啟下、努力調動一切藝術手段服務於廣大觀眾的優良傳統和優勢。我們應當而且可以在倡導公平正義、誠信友愛、遵紀守法、見義勇為、修身養性、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思想主題方面,排演出一些歌頌偉大時代、振奮民族精神及教育後人的好戲佳作來。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對於廣大京劇工作者來說,還要在實際工作中積極倡導和不斷確立社會責任、發展意識、市場頭腦三個方面的創作觀念。確立社會責任,就要堅持貼近百姓、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的政治方針;確立發展意識,就要堅持古為今用、開拓創新、著眼未來的藝術道路;確立市場頭腦,就要堅持提高藝術水準,創排精品劇目,服務中外觀眾的實踐嘗試。
弘揚中華文化,京劇理應走在前列。具體到我所任職的中國京劇院一團,我們要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發揮國家級院團的優長,在京劇的傳統資源、藝術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組合優勢上,廣泛與全國各地的廣大京劇工作者團結協作,努力繼承傳統,跟上時代發展;堅持開拓創新,常葆藝術青春;熱情服務觀眾,促進社會和諧;讓京劇走向世界,讓中華文化傳揚開去。 |